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进行时】 大坪村驻村工作队:用脚步丈量乡土 以汗水浇灌振兴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颜琦 龚森 郑金丹 编辑:张蓉 2025-04-22 11:35:03

微信图片_20250422094756.jpg

麻阳尧市镇大坪村

用脚步丈量乡土,以汗水助力振兴。近年来,麻阳尧市镇大坪村在由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和县交通运输局抽调人员组成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实现了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单一的偏远山村到道路畅通、产业蓬勃活力新村的华丽转身。驻村工作队通过夯实党建根基、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风文明,让乡村振兴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

乡村振兴,根本在党、关键在人。大坪村驻村工作队将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等方式,提升村支两委能力,更好服务村民。

微信图片_20250422094722.jpg

陆家湾道路建成通车

在党建引领下,665.4万元基建资金落地生根,3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顺利实现,村民对党组织的信任感不断增强,“永远跟党走”成为自觉行动。

“驻村以来,我们重点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生产条件上作文章。”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派驻麻阳尧市镇大坪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田荣说,2024年,驻村工作队推动大坪村启动了一系列基建项目,如投资30万元硬化陆家湾道路,解决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难题;实施祠堂古建筑保护、500米村道安全护栏安装、山塘维修,规划3.6公里道路油化,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产业赋能:“特色养殖+新能源”激活乡村经济

在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工作队还紧盯当地良好生态环境,瞄准发展特色产业,在“长寿鱼”“云下鸡”等特色养殖项目上大作文章。他们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党员带头养殖“长寿鱼”并传授技术,带动十多户脱贫户参与共同发展;同时打造“云下鸡”品牌,促成2000羽订单达成。村里还签约湘西黄牛养殖项目,累计投入4.4万元。

微信图片_20250422094725.png

大坪村黄牛养殖场

大坪村养殖户张绍武说:“以前在外面打工,现在年龄大了,想回来开个养殖场,在驻村工作队的扶持下现养殖场顺利建成,以后生活更有盼头。”

去年“长寿鱼”以9-10元/斤的价格售出1.2万斤,“云下鸡”以35元/斤的价格畅销贵州铜仁等地,品牌效益显著。

微信图片_20250422094720.png

大坪村特色产业“云下鸡”

此外,驻村工作队还与怀化智杰新能源合作安装20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设备,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8万元;联合湖南利农五倍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300亩酸橙基地,实行5元/斤保底收购,有效解决销售难题,多措并举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

文化润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乡村振兴,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足。驻村工作队通过助学帮扶、文化培育等方式,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

微信图片_20250422094717.png

驻村工作队走访困难群众

在落实助学解困工作上,驻村工作队切实为多位困难家庭发放助学补助金。接受帮助的大坪村村民唐小梅说:“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经常到家里走访,特别是去年给我家孩子发了1200元助学金,帮助我们解决燃眉之急,我非常感谢他们。”

微信图片_20250422094706.png

驻村工作队支持成立的锣鼓队

在文化惠民的工作上,驻村工作队支持成立锣鼓队,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还能承接红白喜事增加收入,生动诠释了“扶志”与“扶智”的深层意义。“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我们吃得好、穿得好,现在还能追求精神生活,给日子增添光彩!”锣鼓队队员张爱华高兴地说道。

田荣表示,今后,大坪村将进一步推动产业振兴,深挖“土特产”价值,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消费者认可、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跳出大坪发展大坪,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从泥泞小路到产业大道,从靠天吃饭到品牌强村,大坪村的蜕变是麻阳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驻村工作队用“脚步丈量乡土,汗水助力振兴”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在这片热土上播撒希望,书写更多乡村振兴故事。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颜琦 龚森 郑金丹

编辑:张蓉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8/66/148933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