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寨乡弄里村
在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有一个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村庄——弄里村。过去,这里的村民虽然拥有丰富的农产品,却长期面临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一年的辛勤劳作往往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但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驻村帮扶下,情况大为改观,他们创新的“四个一”消费帮扶模式正在悄然改变这个村庄的面貌,让致富的梦想变为现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弄里村,探寻背后的故事。
驻村工作队召开会议解决农产品高品质种植与销售难题
走进弄里村,漫山遍野的柑橘树映入眼帘。4月的微风拂过枝头,橘树上已开满了雪白的花朵,一簇簇、一串串缀满枝头,宛如繁星洒落在绿色的海洋中,清甜的香气随风飘散。这些盛开的花朵不仅是春天的美景,更是村民们心中沉甸甸的希望——秋冬时节,它们将成长为金黄的冰糖橙,为生活带来甜蜜。在柑橘园里,记者遇到了正在忙碌的果农张相海,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驻弄里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到来解决了他的销售难题,今年种植柑橘的热情更加高涨。“过去,尽管我们的果子质量好,但销售价格并不理想。自从工作队开始帮扶后,我们的果子不再愁销路,收入增加了好几倍。”
2021年起,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便进入弄里村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产品高品质种植与销售难题。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派驻麻阳谭家寨乡弄里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赵林峰表示:“弄里村虽然农产品资源丰富,但销售渠道单一,导致村民们辛苦种出的产品无法卖出好价钱。所以我们推出‘四个一’模式,即打造一个直播平台——弄里直播室,一个精品品牌——弄里农人,采用职工福利团购、学校食堂采购、驻村干部代购、网络带货直购四种消费帮扶模式,延伸产业链,发展‘一份药膳、一袋硒米、一桶好油、一篮鲜果’四个特色产业,推动弄里村产业发展,帮助村民增收。”
驻村工作队开展“红色直播间”助农活动
来到村里的工作队爱心助农直播间,驻村工作队正在开展“红色直播间”助农活动,党员主播热情推介“弄里农人”品牌农产品。
“起初,困难重重,村民们对电商销售不熟悉,参与度不高,农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品牌知名度也不够。我们一家家去做工作,为村民开展电商培训,还请来专家指导种植,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品质,逐渐打造出了‘弄里农人’这个品牌。”赵林峰说,在推行这些模式的过程中,驻村工作队推动建立了“党员联户”机制,组织党员与困难家庭结对帮扶,通过“一对一”技术帮扶,有效提升了柑橘种植技术水平,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党建+产业”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驻村工作队与技术专家开展柑橘种植技术交流
如今,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弄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产品通过多种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村里的产业也日益丰富。除了柑橘种植,还发展了富硒油茶、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在富硒油茶示范园工作的村民段玉球说:“我以前在家种田,收入微薄,现在在这里工作既能获得收入,又能照顾家庭,非常好。”
驻村工作队邀请县乡土人才为村民们提供技术指导
驻村工作队不仅帮助村民销售柑橘,还注重提升柑橘的品质和品牌效益。通过实施健康富硒产业差异化发展,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特色产品商标注册,推动柑橘产业提品质增效益;邀请县乡土人才来到村里,为村民们提供技术指导;党员技术骨干牵头成立“田间党校”,定期开展柑橘种植技术培训。
如今,在消费帮扶“四个一”模式的推动下,弄里村的柑橘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饽饽”,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们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也越来越好。
赵林峰介绍,未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计划从品牌建设、丰富产品线、品质提升、销售渠道拓展等方面进一步发力,将“弄里农人”打造成知名品牌,推动产品进驻高端商超,让苗乡的每一颗果实,都带着乡村振兴的温度。同时,也将继续发挥学校优势,推动更多“弄里模式”在湖湘大地开花结果。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向飞宇 符宁波 郑金丹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8/62/14913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