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时节,锦江河上,鼓点激荡,桨影翻飞。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站在岸边,目光灼灼地盯着水面上的训练队伍,时而高声指导,时而亲自上船示范,认真负责。
张红(左一)指挥龙舟队伍训练
他叫张红,曾是中华龙舟职业队的猛将,如今是麻阳宏大龙舟工作室的创始人,更是家乡龙舟文化的“守护者”。从职业运动员到文化践行者,他用一支桨劈开命运的浪涛,划出了一条逆流而上的弘扬之路。
从浪尖到岸上:一位龙舟赤子的转身
2008年,17岁的张红因过人的体能与技巧被中华龙舟职业队选中。十余年间,他随队征战大江南北,在浪涛中磨砺出钢铁般的意志与炉火纯青的技艺。然而,2022年的一场伤病让他的职业生涯戛然而止。“退役后总想着要为龙舟做点什么。”张红说,“成立工作室就像新龙舟启航,虽然不用自己划了,但能帮更多人握稳桨把子。看着船桨从锦江河划向酉水、沅江,这份成就感不亚于当年夺冠。”
张红指挥龙舟队伍训练
带着这样的信念,早在2019年,张红便未雨绸缪地在麻阳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成立了麻阳宏大龙舟工作室——这个专注龙舟文化的民间机构,很快成为湘黔龙舟文化的枢纽,接到了周边不少县市龙舟队伍的联谊邀约。从赛艇上挥汗如雨的运动员,到岸上运筹帷幄的指导者,身份的转变并未削减他对龙舟的热爱。
张红对龙舟爱好者进行日常培训
每天下午的锦江河畔,总能看到张红带着学员练习“起桨-划水-回桨”的标准动作。工作室坚持免费培训,五年来累计培养数百名龙舟爱好者,其中既有六旬老者,也有十岁孩童。2024至2025年,工作室向福州、广东职业队输送12名麻阳籍划手,并向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选送6人进入龙舟专业深造,在校期间,他们学费全免,甚至可以通过参加比赛获得报酬。
一位学员表示:“在宏大参加龙舟训练后,我的身体硬朗多了,还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年龄不是问题,只要热爱,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鼓声不息:龙舟文化的文明传承
走进麻阳宏大龙舟工作室,“传承龙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标语赫然在目。这里不仅是龙舟爱好者的聚集地,更是一个立体化的文化传播平台。
麻阳宏大龙舟工作室里摆放着张红职业生涯的旧桨
在陈列室里,摆放着张红职业生涯的旧桨,每支桨上都刻着年份与赛事名称。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支断成两截的船桨——那是他退役前最后一场比赛的“见证者”。学员覃世锋说:“这截断桨是张教练职业生涯的句号,却是文化传承的逗号。每次新人入队都要摸一摸断口,感受那种宁折不弯的龙舟精神。”
如今,麻阳宏大龙舟工作室集龙舟工坊、文化书院、非遗展馆三重功能于一体。作为湘黔鄂三省边区的龙舟文化枢纽,这里既是传统龙舟工艺的传习中心,也是现代水上运动的培训基地,每年向全国输送数名专业桨手,成为龙舟文化活态传承的典范。
“我们从小就听说麻阳的龙舟非常出名,技术和装备水平在国内领先。这次专程来学习先进的龙舟技术,并配置装备,希望能提升我们的水平。” 来自铜仁市松桃县世昌社区的一名龙舟队员说道。
从职业赛场到文化疆域,张红始终保持着龙舟运动员的节奏:躬身,划桨,破浪。“退役那天,我摸着手上的老茧,突然明白,我的使命不该只是划桨,还要让更多人听见龙舟的鼓声。”在张红心中,文化传承就像龙舟竞渡,既需要逆流而上的勇气,更讲究同舟共济的智慧。这艘承载着千年文明密码的龙舟,正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驶向更开阔的水域。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符宁波 颜琦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8/62/1491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