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人静,麻阳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依然灯火通明…… 加班加点,是她的工作常态。她1971年6月出生,参加工作已34年,距离退休不到1年;她铁面无私,面对违纪违法行为勇于亮剑、敢于碰硬;她沉稳有度,处事低调,乐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使命和担当。她就是麻阳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干部——杨小梅。她2011年被省财政厅、省商务厅评为 “家电下乡先进个人”;2022 年被市委巡察办评为“优秀先进个人”;2024年3月被麻阳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24年7月被县人民政府记三等功。
勤学善思 审理工作的“活字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繁忙的工作之余,杨小梅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钻研业务知识。去过她办公室的人都知道,档案柜里除了案卷,就是各类业务书籍。办公桌上时常放着《纪检监察机关常用纪法规定汇编》《纪检监察案件审理工作手册》,密密麻麻的手写标注已填满了页面空白,书籍也因常年翻阅而微微泛黄、纸张卷起。
在长期的学习积累中,她对审查调查各项业务十分精通,熟知纪法条款,被同事们形象地称为县纪委监委的“活字典”。许多领导在审阅案件报告时,都会习惯性地问一句:“这个案子杨小梅看了没有?”这充分体现了大家对她的信赖。
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中,有一案件涉及人员多、时间跨度长、定性量纪难度大。杨小梅深入分析案情,抓住主要矛盾,从实体和政治效果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最终案件得到平稳有序处理,受到市、县纪委监委一致好评。
坚持原则 党纪国法的守护者
不少人说,审理工作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容易得罪人,默默付出也无人看见。但杨小梅认为:“案件审理室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关口’‘出口’和‘窗口’,案件质量是审理工作的生命线。干审理工作不能有老好人思想,审理干部就是要‘敢于说不’,否则就会沦为‘橡皮图章’。”
工作中,她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以纪法为准绳,把每一起案件都打造成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 “铁案”。2018 年以来,她参与审理自办案件 426 件,主审案件 275 件,其中主审的职务犯罪案件做到 “零退查”,参审的违纪违法案件实现 “零申诉”,所起草的每一份审理报告均 “零差错”。
2021 年,麻阳纪委监委对某涉黑涉恶案件立案审查调查。当事人得知案件移送审理后,多次携家属到案件审理室请求 “变通”。杨小梅耐心说服教育,明确告知党纪国法大于人情,最终该案顺利移送司法机关。
敢于担当 履职尽责的 “老黄牛”
2020 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她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加入 “战斗” 队伍,坚持既督又战,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保质保量完成防控任务。
2022年7月,丈夫生病住院,她既要应对繁重工作,又要照顾家人。此时,市委巡察办发函抽调她参与巡察工作。家人劝她说明一下家庭情况不要去了,但在亲情与工作的抉择中,她依然选择赴怀化参与巡察。此次抽调长达3个月,她很少回家,与同事一道高质量完成任务,赢得市委巡察组领导和同事一致好评。
2023、2024 年,是她最艰难的两年。她既要负责日常工作,又要审理案件,甚至无暇顾及儿子的婚事和儿媳生产。但在家人理解支持下,她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把事业当作信仰,无怨无悔。
近年来,她先后参与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重点案件审理工作。谈起工作,她满脸自豪;提起家人,她却难掩愧疚。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通讯员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3/53/1529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