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晓卫,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四级高级法官。他出身于农民家庭,投身基层司法战线37载,无愧职责使命,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37年来,他审结各类案件8000余件,先后获评全市法院先进个人、办案能手、优秀公务员、个人三等功等荣誉。
一、用“奉献”点亮群众幸福
推开办公室的大门,一大叠手写的庭审提纲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纸上写满的都是他对民事审判工作的“用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民事审判工作来说,一份详尽有效的庭审提纲是开庭前的必要准备。
“绝不能等到开完庭才想起遗漏了哪些细节。”对待每一起案件,滕晓卫都没有丝毫懈怠。庭审时,他敏锐归纳双方争议焦点,依据法律做出公正判决;判决后,他耐心释法明理,力促案结事了人和。
“哪怕是结肠癌化疗期间,他也总想着自己手头的案子。”法官满延喜说道。2010年1月,滕晓卫被确诊为结肠癌,先后接受3次化疗,同事们看在眼里都心疼,但他却只字不提治疗的痛苦。
“不能让群众干着急。”病床上的他,无比迫切地想回到工作岗位。3次化疗期间,他抽出时间办理了50余起民事案件。“看到师父来到院里,我们都劝他回去配合医院进行术后恢复,可他却说:‘群众的事更重要,我边办案边恢复,效果更好,真要我不办案子,指不定哪天我就得抑郁。’。”
对待群众,他常怀大爱之心。37年来,他资助过多少困难群众已数不清。十余年前,当时还没有移动支付手段,一起离婚案件调解成功后,女方却身无分文,无法乘车返回贵州老家,忍不住哭泣起来。滕晓卫心里很不好受,主动资助 300 元车旅费,帮助群众踏上归家之路。
“司法为民,就要拿出具体行动。” 他始终把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中首要位置。不久前,他接到一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被告赵某是某建设项目的包工头,一直未及时支付当地 7 名农民工工资共 8 万元,且已离开麻阳前往广东,仅留下一串打不通的电话号码。
农民工们来到法院时,迫切的心情可想而知。为及时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滕晓卫通过多种方式联系上包工头赵某,经释法说理,赵某同意在两个月内付清农民工工资。紧接着,他马不停蹄网上开庭,加班加点到深夜,将7份调解协议一一审查完毕,快速高效地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将“担当”写在大家心中
“我也是农民家庭出身,走上审判工作岗位,就要对得起党和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发自内心热爱法官职业,并为自己的奉献付出感到自豪。
每到中午,他都坚持加班在岗:每到夜里,他都最后一个离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坚持‘拖堂’下班,绝不请假休息。”之所以迟迟不敢回家,是因为他始终铭记职责与使命。作为老法官,除了办好自己的案件,他还想通过 “传帮带”,让法院青年一辈尽快成长。
“遇到不懂怎么处理的民事案件,我们第一时间都会拿给师父看看,来来往往问的人多了,我就打趣说要不要贴个二维码,让大家也好来付费咨询。”法官助理滕艾容生动讲述着滕晓卫的事迹,“他每晚都最后一个才走,贴心地为我们着想,生怕我们会遇到什么难题。”
除了传授业务经验之外,他还时常帮助年轻法官掌握调解技巧。有一次,一家六兄妹为解决九旬母亲的赡养问题,带着母亲来到法院调解。眼见兄妹意见不统一,谁都不愿将高龄母亲接回家中,年轻法官一时犯了难。滕晓卫赶到后及时释法明理,妥善处理了这起家事纠纷,也让年轻法官学到了宝贵的调解经验。
“用心把法理讲透,用情把沟通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案结事了。”滕晓卫很“接地气”,总是心平气和地倾听各方诉求,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找准矛盾症结、对症下药,耐心做好当事人工作。
道理讲清了,情绪缓和了,群众心里的疙瘩才能解开。作为老法官,他用自身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年轻一辈。在民事审判条线,他的上诉率最低、服判息诉率最高,成为年轻干警的榜样。
2021 年,他不仅办结了院内 50% 的民商事案件,还超额完成原定任务。此外,他还主动承担起岩门法庭、锦和法庭的民商事案件。这份敬业奉献精神,让全院干警动容。
前不久,滕晓卫通过 “线上 + 线下” 方式召开某破产案件第二次债权人会议,让难以来到现场的债权人通过网络直播参会,并采取电子表决方式对相关事项表决。这是他运用科技手段高效办案的一个缩影。
“虽然我们是年轻一辈,却没想到滕法官能把网络科技手段这么巧妙地运用到工作中。” 滕晓卫运用科技手段破解大案难题的做法,赢得了院里年轻干警发自内心的敬佩。
三、让“热爱”填满生活角落
“滕法官,我的医疗器材企业遇到了纠纷,想请教相关法律问题......”“我是一名果农,别人欠钱不还,我该怎么起诉?”工作之余,滕晓卫总前往乡村街道、社区学校,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每次都气氛热烈,群众的问题接踵而至。37年来,这样的 “普法答疑” 活动至少不下千次,近 50 个村居街道因学法懂法增添了和谐幸福的味道。
“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涉及各个领域,作为法官,我必须抽时间学习。” 日常生活中,他常常翻阅各类法律书籍,从《矿产资源纠纷裁判精要》到《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书上写满的笔记,镌刻着他对司法审判工作的热爱。
“晓卫绝对不会因为私情,玷污自己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廉政家访时,滕晓卫的爱人这样说。他始终秉持公平正义,严格依据证据和法律规定裁判,杜绝 “人情干扰”,诠释了 “忠诚、干净、担当” 的法官本色。
“我工作上的事,不要多问,也不要为任何人请托说情。” 生活中,他慎独慎微,严格教育后辈,“无论今后你们走向任何工作岗位,都要始终心怀公平正义,这是法的精神,也是我们家要永远传承的精神。”
谈及退休后的打算,他心中满是对法院的不舍。“我最近一直在坚持锻炼,希望能再多发挥些余热。”37 年的审判工作经历,让滕晓卫与审判工作难舍难分。
“法治,就是我的生活。”他用一生从事着他所热爱的法治事业,用公平正义书写奉献担当,兑现了“对党忠诚”的庄严承诺,点亮了“司法为民”的职业荣光,也将激励全体麻阳法院干警接续奋斗,砥砺前行。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通讯员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2/99/15185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