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身边的感动】龚森:在新闻与公益中行走 在责任与爱心间奉献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通讯员 编辑:张蓉 2025-08-04 17:17:13

龚森,197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麻阳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新闻部主任,同时担任麻阳苗族自治县助残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5年来,说起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在工作中结识了不少残疾人朋友,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爱,成为残疾朋友的“贴心人”,深得残疾人及其亲属的赞誉。他先后荣获怀化市2017年度“优秀助残志愿者”、怀化市2022年度“最美志愿者”、第五届“最美麻阳人·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湖南省2023年度“最美文明实践助残志愿服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志愿服务办实事,传递温情暖人心

2010年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以来,龚森凭着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敏感,积极主动参与扶残助残的宣传,与县残联、县民政局、县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建立友好协作关系,有策划、有构思的时候,就主动与相关单位负责人联系。日常工作中,他情系残疾人朋友,足迹遍布苗乡大地,宣传身残志坚的模范,涉及种植、养殖、加工以及服务行业。每一次都能走进创业者的心中,用活生生的事实肯定创业者、打动观众,从而更加坚定了创业者的信心和决心,带动和激励了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加入到自强不息的行列中。

微信图片_20250804162528.jpg

龚森立足本职工作,履行媒体人的责任,力所能及地利用媒体平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残疾家庭、残疾妇女儿童奔走呼号,促成各级各部门对残疾人朋友的理解、支持与关爱。2014年7月的一天,身患重度地中海贫血症的3岁幼童小鑫(化名)被父亲抱着来到麻阳苗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麻阳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的前身),请求媒体宣传帮助。他是一位父亲,也从少年中过来,首先打动他的,是那种无言的父爱。第二天,他就与同事直奔锦和镇碰溪园村(原长潭乡碰溪园村),做了《3岁重度地中海贫血症患儿靠输血续命 父母期盼社会救助留住孩子》电视系列报道,以讲述亲情故事的方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发动了社会的爱心援助,累计筹得善款30余万元,爱心让小鑫(化名)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很多接受过龚森帮助的人都说,每次见到他,看到他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大家就觉得心里很温暖。平时听龚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绝境,人生的坎,跨过去就是晴天。”

撑起一把“助残伞”,筑起一个爱的“家”

在长期的扶残帮困活动中,龚森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和能力有限,要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就必须广结社会有识之士。2016年6月,在麻阳苗族自治县助残志愿者协会理事会的邀请下,他加入了该协会并担任常务副会长。每周,他会和志愿者们一起开展关爱贫困残疾人、抗战老兵、贫困残疾教师、留守残疾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成效。

微信图片_20250804162520.jpg

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黄双冲村的满元勤,因患有严重肺结核疾病,每月需要大笔医药开支,妻子属精神残疾病人,因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一家人居住多年的房子一直没有装修。2017年4月,怀化日报全媒体中心与湖南恒星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怀化首档《梦想·家》公益性网络视频栏目,为贫困家庭免费装修房子。在龚森及协会其他理事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满元勤一家与湖南恒星工程装饰有限公司签订了全资房屋装修合同,由该公司对其进行一对一帮扶,满元勤一家从此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专属“梦想家”。

加入麻阳苗族自治县助残志愿者协会以来,由他牵线搭桥募集的爱心捐款和物资高达50多万元,直接帮扶残疾人1000余人次。在他和志愿者们的无私帮助下,不少生活难以自理的重度肢残人饮食起居有人搭了一把手,许多常年不见阳光的残疾朋友第一次走进了超市、第一次看了电影、第一次出了苗乡,处处洒下了残疾朋友的欢声笑语。

龚森常说,“做志愿服务是先苦后甜,你不是发自内心,不是自己想做,是坚持不下去的。”无论是一次活动还是一次面对面的沟通,大家都能体会到他那颗炙热的心。

授人以渔,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

麻阳苗族自治县有各类残疾人28000余人,残疾人数量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较高,其中残疾人文盲人口绝对数大、特性突出,多为困难家庭和困难人口,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助残扶弱工作中,龚森不但注重从物质上帮助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更注重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

为提高残疾青壮年的文化素质,麻阳苗族自治县助残志愿者协会承接了县残联主办的扫盲工作。龚森是该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了完成好上级的任务,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扫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安排,提出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的具体目标、任务、步骤和措施,并纳入协会当年度工作的总体计划。建立扫盲教师队伍,对扫盲教师进行包括残疾人自身情况和特点、教学的方式方法、扫盲的内容和进度、总体任务和目标等方面的培训。

扫盲班办起来了,每次上课他都要去听课,看到学员握笔姿势不正确时,他就耐心地教他们的握笔姿势;学员对一些词语不理解时,他认真记录下来,课后一遍遍地进行辅导。当扫盲教师生病了,他亲自为学员上课,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学员的欢迎。

目前,该协会承接的2017年、2018年两期残疾青壮年文盲扫盲培训已经圆满结业,80名学员中,已有滕圳、滕丽霞、龙涛等49位学员通过培训后走上就业岗位,为家庭创收。

龚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创新残疾人帮扶机制,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帮助残疾朋友提高行动力,播种新希望,激发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拔掉穷根。

坚守防控一线,奉献温情战疫情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席卷神州大地。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龚森扛责在肩,选择逆行。从大年初三开始,他就与麻阳苗族自治县助残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报名参加了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

微信图片_20250804162524.jpg

龚森说,作为志愿者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冲锋陷阵救死扶伤,但是有一分热便要发一分光。疫情期间,龚森和志愿者们坚持在县城步行街、长河公园等区域,提醒群众戴好口罩,为没有口罩的群众免费提供口罩;联合县文明办、县残联等部门,向残疾人、困难群体和怀化鹤城区高风险地区防疫一线赠送了价值30多万元的蔬菜、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疫情好转之后,他没有停止脚步。在得知高村镇逢爷社区有个残疾人家里5000多斤柑橘滞销后,他同协会理事会其他成员一道积极联系商超、客商,短短几天时间就把柑橘销售一空,切实做到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此外,他还做好残疾朋友的心理疏导,缓解疫情期间的精神压力。特别是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残疾朋友,他一方面劝慰大家安心配合疫情工作,另一方面把真正需要特殊关注的情况反映到县残联、村(社区),并给予合理安排。危难时刻,龚森和他的伙伴们是大家心中的依靠和港湾。

爱心公益无止境,无私助残总关情

龚森就是这样关爱残疾人,情系残疾人的冷暖,热心为残疾人服务,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和关爱困难残疾家庭、困难残疾学子,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据统计,自麻阳苗族自治县助残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龚森和志愿者一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诸如关爱困难残疾家庭、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集中助残活动800余次,向社会募集资金及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320多万元,直接帮扶残疾人15000余人,协会的举动不但让受助的残疾人受益和感动,更让周边群众为之动容。

爱心没有起点,帮扶没有终点。交流中,他多次提及麻阳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帮助和爱心企业的积极参与。“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雷锋,我们要当好一颗螺丝钉,为搭建公益平台奉献一份力量,让更多人能践行雷锋精神、投身志愿服务、传递关爱和温情。” 龚森坚信道。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通讯员

编辑:张蓉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2/96/151791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