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麻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解民忧、惠民生的“及时雨”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雅婷、张伟民 编辑:张蓉 2025-07-29 17:03:26

老旧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能退化曾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地块零散、渠道淤堵,每逢灌溉季,村民们常常会为农作物灌溉发愁,挑水灌溉费时又费力。

如今,通过对灌溉渠道进行清淤、防渗处理,这些难题逐步得到解决。在麻阳大桥江乡洞塘溪村的连片农田里,新修的矩形渠道整齐排列,水流顺着渠道精准分流到每一块田地,以往“大水漫灌”变成了“精准滴灌”。

微信图片_20250729105649.jpg

大桥江乡洞塘溪村渠道

告别“灌溉难”,让农田喝上“放心水”

“以前浇地靠天、引水靠挑,现在打开闸门就能浇,这水利设施真是修到了咱心坎上!”看着自家田地里汩汩流淌的清水,文昌阁乡文西新村村民田昌友笑得合不拢嘴。

麻阳文昌阁乡文西新村主要种植水稻和柑桔,全村约1800亩农田,往年因干旱导致大约近600亩农田经济作物受损严重,百姓收成不理想。

近年来,麻阳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文昌阁乡文西新村新建700米渠道和9口山塘,解决了周边近70户村民和6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

“过去浇一亩地要花2个多小时,现在半小时就能搞定,省时又省力。”文昌阁乡文西新村村民龙绪义笑着说道。

微信图片_20250729105652.jpg

尧市镇桥冲村唐家畈渠道

抗灾有底气,筑牢丰收“防护网”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不仅是“灌溉渠”,更是“保命渠”。在汛期,畅通的排水渠道能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避免农作物受涝;遇干旱时,蓄水塘坝和提水设备能保障基本灌溉需求,为粮食丰收加上“双保险”。

今年,麻阳遭遇间断性干旱,岩门镇 8个村正是得益于前期建成的 30 处小型蓄水工程和 3处电排抽水灌溉工程 ,当地2.8万亩冰糖橙、水稻等作物得到及时灌溉,最大限度减少了旱灾损失。

“要是在以前,估计收成要减产一半,现在有了这些设施,心里踏实多了。”岩门镇柑橘大户陈际浩望着树上水灵灵的柑橘感慨道。

激活乡村活力,铺就增收“致富路”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不仅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还为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水利基础条件。在麻阳橙香园和楠木桥产业园,依托新修的节水灌溉系统,村民们改种了刺葡萄、红心猕猴桃、冰糖橙等经济作物,亩均收入较传统作物翻了几番。同时,设施建设过程中还吸纳了不少当地脱贫户务工,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水利设施建好了,土地值钱了,咱农民的日子也更有奔头了!”这是许多受益群众的共同心声。从“靠天吃饭”到“知水善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正以“微改造”带来“大变化”,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惠及万千农户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据统计,麻阳共实施恢复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项目山塘和提升山上经济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项目山塘567座,灌溉泵站15座,完成新增蓄水能力122.57万方,提升灌溉水源保障能力面积1.59万亩,完成畅通“中梗阻”渠道1千米,新增恢复和改善面积0.35万亩。从清淤疏浚的灌溉渠道到便捷实用的提水泵站,一个个“接地气”的水利工程落地见效,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雅婷、张伟民

编辑:张蓉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1/63/1516323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