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和平溪乡大溪村,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日复一日地清扫着村级公路。扫帚划过路面的沙沙声,如同岁月流逝的低语。他叫段少武,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老兵,党龄68年的老党员。枪林弹雨未能磨灭他的意志,和平岁月里,他默默守护着乡亲们的出行路,将“退役不褪色”的誓言刻进生命的年轮。
战火淬炼:烽火记忆铸忠魂
1951年,17岁的放牛娃段少武穿上军装,成为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次年,他随部队跨过鸭绿江,编入15军29师87团2营机炮连。战火淬炼中,少年成长为勇士。
东海岸防御战中,段少武七天七夜不眠不休修筑工事。敌机在头顶盘旋轰炸,他挥舞铁锹的手却从未停下。荣立三等功时,这个战场硬汉红了眼眶:“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做的算什么?”这份谦卑,成为贯穿他七十载人生的信条。“我负责往前线送炮弹,送粮食。运输过程经常会遇到敌人轰炸,面对轰炸我一点也不怕,为人民,死了也光荣。”
扫帚当枪:十八载护路写初心
2004 年,已过古稀之年的段少武,看到村里部分公路因未完全硬化,每逢大雨便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出行。他毫不犹豫地向村党支部请缨,拿起扫帚和簸箕,开始了长达十八年的村道维护工作。
在他的坚持下,村里乱丢垃圾的人越来越少,主动维护环境的人越来越多。2016 年,段少武因善举荣获 “湖南好人” 称号,面对荣誉,他只是淡然摆手:“我不过做了该做的事。”
赤诚向党:特殊党费见丹心
段少武的忠诚刻在每一次“特殊党费”中。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出积蓄1000元;2020年疫情暴发,他又挤出2000元抗疫资金。身上军装穿了十几年,却在国家需要时倾囊相助。
各级慰问金到他手中,转身就成了党费。“没有党,哪有今天?”老人摩挲着党章,“战友用命换来的好日子,我得替他们守着。”2023年建党节,他将积攒的慰问金再次郑重上交,褶皱的信封里是滚烫的赤诚。
银发学生:不老情怀映晚晴
尽管年事已高,段少武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他每日坚持看报,《人民日报》和《湖南日报》是他的必读之物,认真学习最新的党的理论知识,还经常受邀给年轻党员上党课。
“段老是抗美援朝老兵,他讲党课,条理比较清晰,年轻人都肯听他的,感悟很深。”和平溪乡大溪村原村党支部书记高传好夸赞道。
不仅如此,复员回乡后,面对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他自学医术,用草药免费为乡亲们解除病痛,成为村民心中的 “健康守护者”。
从战场到乡村,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段少武用一生书写着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的忠诚与担当。他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平凡中的坚守感动着无数人。如今,年过九旬的他,依旧每日清扫村道,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践行着 “只要还能动,就永远在‘战斗’岗位上” 的誓言。他的故事,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为人民不懈奋斗。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郑金丹 满妍玉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1/62/15161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