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卢沟桥畔,枪声骤响,山河震荡。”2025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怀化学院“微爱”青年志愿者实践团踏着晨露走进麻阳烈士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文化探寻与传承活动。
默哀承哀思,躬行续精神
苍松翠柏间,纪念碑上的“麻阳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红色大字格外肃穆,这里长眠着为解放事业捐躯的英烈。“微爱”青年实践团成员们来到纪念广场与纪念碑前,整齐列队,低头默哀。现场气氛凝重,每个人的心中都满是对先烈的追思与敬仰。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麻阳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默哀 吴欣可摄)
镜头凝赤痕,故事跃心间
实践团成员手持拍摄设备,认真记录下烈士陵园的每一处细节,从纪念碑上镌刻的英雄事迹,到陵园的建筑布局,都被一一收录进镜头,随后结合查阅的资料,采访当地熟知历史的老人,精心撰写解说词,力求通过拍摄的视频,让更多人了解陵园背后那段波澜壮阔的剿匪历史:湘西地区地势复杂,曾经匪患猖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等部队奉命剿匪,许多年轻战士将自己的热血与生命奉献在了这片土地上。正如实践团成员李娟所说:“这些故事不能被岁月尘封,必须让更多人铭记。”
街巷寻红迹,步履叩初心
为了更全面地挖掘吕家坪长河小镇的红色文化,实践团开启了深入调研。在当地居民的热情引导下,来到了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苗疆前哨”。这里曾是抗击苗匪和外界入侵的重要据点,虽在历史长河中遭受毁坏,但残垣断壁依然顽强地诉说着往昔的烽火岁月。站在遗迹前,志愿者们仿佛看到了先辈们奋勇御敌的画面,对这片土地的敬意愈发深沉。
“从文亭”同样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村民们指着墙上的老照片告诉志愿者:“沈从文先生当年在吕家坪住过半年,写下了《长河》,里面写的‘萝卜溪’就是咱们这儿。他在文章里夸苗家人‘爱憎分明,敢为红军带路’,这都是真事儿!”在庙宇之下悬崖上,“青山不老”摩崖石刻苍劲有力,由沈从文口述、杨武提笔所写,纪念着青山侠义行孝的故事。志愿者们穿梭其中,感受着文学与历史交织的独特韵味。
(图为实践团成员调研长河小镇红色文化 李娟摄)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还积极与村民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宣传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并以推普的方式,将红色故事生动地讲述给村民,特别是孩子们。实践团还开展红色文化知识问答,准备了小奖品,吸引了众多孩子踊跃参与,在欢声笑语中,红色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心间。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红色血脉传承的践行。怀化学院“微爱”青年实践团通过拍摄宣传视频、实地调研、与村民互动等方式,让吕家坪的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用实际行动,在七七事变这一特殊日子里,向历史致敬,让红色文化在吕家坪长河小镇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涵、李娟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1/55/1512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