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共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支”短情长 教途无“疆”——我县援疆教师廖红蓉载誉归来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梅 刘林 戴艳华 编辑:张蓉 2022-07-18 11:23:58

7月11日晚8点30分,满载新疆人民的情谊,麻阳第一中学援疆教师廖红蓉圆满完成援疆支教工作回到麻阳。

11.png

援疆教师廖红蓉(右二)圆满完成援疆支教工作回到麻阳

走下高铁,接过鲜花,拥抱同事朋友,廖红蓉老师心情激动,谈起在新疆吐鲁番高昌区第二中学两年的支教经历,她感慨道:“这是一次成长,也是一份幸运。两年听起来不长,但却弥足珍贵,在那里丰富了阅历,增长了经验,更收获了成长与认可,未来会继续保持初心,奋力奔跑在教育的道路上。”

33.png

廖红蓉老师在新疆上课

2020年8月,麻阳一中廖红蓉老师选择成为第二批万名教师援疆团队中的一员。这样的选择需要勇气,更需要魄力。离家三千多公里,跨越山川湖泊,走过戈壁沙滩,她毅然且决然地投身到援疆工作中。

刚到吐鲁番时,廖老师非常不适应那里的天气,水土不服加上身体不适,刚到目的地就生了病。那段时间对廖老师来说,无疑是最难、最苦的,可她说那也是特别幸福的。当地老师们会教她克服水土不服的有效方法,学生们课间会对她嘘寒问暖。地域距离,阻挡不了心灵距离,在这样一个有爱、温暖的大家庭里,她也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

支教的两年,廖红蓉老师先后担任了高一、高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认真备好课,仔细批作业,耐心解难题,出色完成任务。除了做好本职的教学工作,她积极做好“传帮带——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的工作,每周她都去听徒弟米日吉丽老师的课,同时自己也会每周都上一次示范课。在教学上相互切磋,在技艺上共同打磨,她与徒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是良师也是益友,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44.png

廖红蓉老师辅导学生

在两年的支教工作中,廖红蓉老师始终铭记省、市、县教育局领导的叮嘱,争做民族大团结的“民间使者”。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国家对新疆的政策法规。在疆期间,组织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红色文化经典诵读和“手拉手”联谊活动,收获了全校二等奖的成绩和民族团结的好评。

支教期间,她用自己满满的爱和责任浇灌着“希望之花”,以自己最大的能力编织“民族之结”。她说,未来会一如既往地教书育人,将“援疆人”的青春热血挥洒在家乡的田野。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田梅 刘林 戴艳华

编辑:张蓉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2022/07/18/1153400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