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木苍翠景色秀,山势峻峭泉水清”的清凉山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谭家寨乡吴公桥村,在山脚下住着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18年来,她风雨兼程,兢兢业业,心系百姓,任劳任怨,有自己的服务与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全村老百姓的信任和尊敬,为村里的卫生事业发展和百姓的健康生活做出了很大贡献,她的名字叫舒爱英。
作为一名土长土长的乡村女医生,从1995年起她从事乡村卫生工作十多年间,情系桑梓,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为群众的预防、保健和医疗工作做出了贡献,把青春和赤子之心奉献给了山区的卫生事业。有人说她的医者之心,正像清凉山挺拔高耸的苍松,炎夏中给病患予阴凉和慰藉。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责任
舒爱英1973年8月出生,1995年参加工作。1990年,舒爱英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乡谭家寨乡吴公桥村。当时村里没有乡村医生,群众看病要到2公里外的卫生院看病,非常不方便,有些人因此错过了治疗的机会。舒爱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992年,她到村卫生室帮忙,从最基本的拿药、取药开始学起。1993年到1995年,舒爱英到怀化卫校学习,取得了中专同等学历。为了不让小病出村,更好地方便群众看病,她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次自费到外地学习。为方便群众看病,她经常以走村串户送医送药的办法为本地群众治病,联系群众,增进感情和沟通,利用走村串户的机会向广大群众宣传防病治病的相关知识,逐年的积累,使她的医术有了很大的长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远近的群众都喜欢让她诊治疾病。
2007年,村里的张湘贵出工发生意外,被送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后因经济困难提前出院,不再继续治疗,健康将受到极大的威胁。舒爱英听到这个消息后,她二话不说,上门了解病人的病情,定期为她免费打针、换药,经过三十多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的伤得到了治愈。张湘贵家人感动地说:“好妹子,你真是我们家的恩人,是你给了他第二次生命,谢谢您”。
不管是本村群众还是外来人,舒爱英都一视同仁。在她管辖的范围内,在山上临时居住8名种树的外地人。2008年7月的一个晚上,舒爱英得知一个种树的外乡人病了,不能起床工作。舒爱英考虑到外来工人看病不方便,就主动上门出诊。到了工地她进入帐篷,看到一个大汗淋漓、脸色苍白的病人。病人低声说:“原想捱一阵就好了,没想到会病得这么厉害”。舒爱英没有多想,马上给患者测量体温,体温计显示体温为39.8℃,同时给她进行物理降温,并采血。采血后把血片直接送到卫生院进行镜检,经镜检确诊为间日疟。她又主动免费送药为该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人的症状消失,得到了有效治疗。为了不让其她工人得病,舒爱英给其她工人行了预防服药,用消毒药进行喷洒处理,工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
曾经有人对舒爱英说:“你成天在村里忙来忙去干什么,要是你出去打工,收入是你做村医生的好几倍。”可舒爱英她说:“乡亲们需要一个就医的地方,农村需要医务人员,既然我选择了这医生一行,我就要对得起这个职业,就要担负起这份责任”。
奋进上进 追求无止
俗话说:“医生要老,医术才高。”舒爱英不是这么认为,她说:“医生要学到老,医术才高”。为适应农村的就医环境,舒爱英不得不学习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她刻苦钻研医学技术,博览医学知识,积极参加县、乡医疗卫生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类知识、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并且与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拼搏,舒爱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变得更加丰富,逐步成为一名独挡一面的乡村医生。
村卫生室的医疗设施比较简陋,床位少,很多时候病人只能躺在椅子上挂吊针,舒爱英多次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尽量改善群众的就医环境,甚至为此自掏腰包。同时,她还积极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如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孕妇体检、叶酸发放,新生儿的预防接种,0-6岁儿童的生长发育体检,营养包发放,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的防疫检测,老年体检治疗信息电脑录入,健康宣传。传染病登记上报等工作。并且,舒爱英还利用空闲时间学会了电脑的基本的操作,通过上网广泛了解各种常见病症的临床表现,对平时不常见的症状,她会认真的记下来,然后通过多种途径详细了解清楚,以便更好地为村民诊断。
群众的健康是她最大心愿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吴公桥村有3个组56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流动较大,给计免工作带来较大不便。舒爱英经常走村串户宣传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掌握适龄儿童的接种情况,在她管辖的范围里预防接种建卡率达100%,“六苗”接种率达98%以上,无发生传染病,有效地保障了儿童的身体健康。
在传染病防治中,舒爱英抓住重点,认真负责,每周定期下村宣传,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及措施,使群众真正得到理解。无论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还是2012年的防治“禽流感”期间,她始终坚守岗位,除了接诊病人把发热病人按要求转卫生院发热门诊观察和治疗外,还要对村内所有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每天进行体温检测,并按要求把情况上报卫生院。当时,为了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舒爱英定期要为群众测量体温,同时也宣传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每天来回要走10公里的路程,但她从不抱怨,认真负责,确保本地无重大传染病的发生。
用真情服务赢得群众满意
2003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以来,为了让更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舒爱英积极主动配合政府,每天走村串户,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新农合的相关政策,使农民充分认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提高农民参合率,更好地解决农民看病难。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每当接到预防接种工作任务,舒爱英总是及时向村委员会汇报,并利用广播、墙报和医疗所这个阵地通过向群众讲解、演讲、宣传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使预防接种工作家喻户晓,老幼皆知。面对繁重的预防接种工作,无论什么时候,舒爱英不管手头工作多繁忙,总是千万百计协助卫生院,做到应种必种、应接必接,力争不漏种、不错种,按时、按质、按量去完成任务。
行医18年来,每当看到患者祈望的眼光和赞许的微笑,舒爱英觉得多年的付出非常值得。她深感肩负的责任的重大,她时刻要求自己更加积极工作,把村里的防病治病工作做得更好。
来源:麻阳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编辑: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