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村的故事】父子齐上阵 返乡种草莓

来源:麻阳新闻网 作者:李光 编辑:张蓉 2019-01-11 11:08:02

  1月10,阴雨连绵,寒风依旧,但在文昌阁乡祖冲村的麻阳馨馨园艺草莓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大棚内却是温暖如春,一垅垅草莓植株生长旺盛,满眼绿色,开出的白色小花和结出的红彤彤草莓挂满草莓藤,种植户张应忠正在棚内摘掉草莓藤上的老枝黄叶,小心打理着种植的草莓。
 

张应忠打理大棚内的草莓

  2017年9月,49岁的张应忠从浙江返回家乡创业开始种植草莓,现在已经是他在家乡种植草莓的第二个年头了。

  “我从2008年就在浙江帮助别人种植草莓,目前已经种植了10年,掌握了所有技术,现在国家正在推进乡村振兴,我也想通过自己的技术和努力助力家乡发展!”张应忠表示,在外打工不可能一辈子,如今家乡发展好了,他也希望落叶归根,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

  有技术就不怕无用武之地。2017年,张应忠一回到家乡就租了1亩多地开始试种草莓。

  “原本以为草莓结出来销售会成问题,没想到市场很火爆!”张应忠介绍,当年年底结出草莓后,周边乡镇的游客都蜂拥过来采摘,草莓供不应求,当年种植1亩多地让他赚了2万元!

  第一次的尝试让张应忠尝到了甜头,2018年,他扩大种植规模,一口气租了10亩地种草莓。

麻阳馨馨园艺草莓专业合作社的草莓种植大棚

  “现在,我总共有12个大棚种草莓,目前已到了成熟期,每天产量200来斤!”张应忠介绍,他只种了红颜草莓和奶油草莓这两个当前市场最受欢迎的品种,其中红颜草莓有9个大棚,另外3个大棚种奶油草莓。

 


草莓生长良好

  在草莓大棚内,一株株草莓植株生长旺盛,绿油油的一片,一颗颗硕大的草莓挂满了草莓藤,棚内充满春色,与棚外寒冷的冬日形成鲜明对比。

  “我们在草莓钢架大棚上覆盖了两层薄膜用以保温,让草莓能够在合适的温度进行生长,以提升出产量!”张应忠说起草莓种植技术来开始滔滔不绝,他介绍,大棚内的草莓都是通过水肥一体化来栽种,在将草莓植株移栽进土壤之前,他们已经在泥土里掺入豆粕、羊粪、油茶粕等有机肥提高肥力,并将水管埋进种植的土壤,后期施水施肥均通过水管直接输送进去,能让草莓根系直接吸收,以达到高效种植的目的。

水管埋进了一垅垅的草莓植株中
 

张应忠和张森洪一起查看蜂箱内生长情况

  “我们施的都是有机肥,种出的草莓很环保健康!”张应忠表示,他们还在棚内养殖蜜蜂,增加授粉率,提高产量,同时次年5月份草莓种植结束后,他们也会循环利用土地,借助大棚设施再种一季西瓜、香瓜等水果,以增加收入。

  为了种好草莓,张应忠还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张森洪也一起喊了回来。

  “我目前主要是和父亲学习种植草莓,并在网上卖草莓和草莓秧苗!”张森洪介绍,他以前做个淘宝,通过互联网卖东西是他的强项。

  如今,依靠张应忠的种植技术和张森洪互联网思维的营销,他家的草莓种植已经闯出了一条出路,在他们带动下当地已经出现了好几家种植草莓的大户。

  “我们乡里其他人种植的草莓都是从我们这里购买的秧苗。”张森洪介绍,他们不光带动村民种草莓,还实现了部分村民的就业。“草莓栽种期和贩卖草莓秧苗时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我们都是从邻里乡亲中找人帮忙并付工钱。”

 


 


游客采摘草莓

  当天采访中,也有游客慕名前来采摘,大家边采摘边品尝,欢声笑语充满了草莓棚。

  “这里的草莓又大又鲜艳,吃起来很脆很甜,水分也很充足,很好吃!”游客龙红表示,这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草莓,不虚此行!

  “我们的草莓大的一个有2两多,而且采摘价格只要30元一斤,很多人尝过后还会再来。”张应忠对自己种植的草莓充满自信,他说只要天气晴朗,周边乡镇甚至县城的游客都会来这里采摘!

  “我们不光有好吃的草莓,还有最受欢迎的草莓品种秧苗以及草莓植株盆栽,有需要的也可以联系我们!”临走时,张森洪还不忘推销自己的草莓产品,他们与宁波的一家技术研究所合作,有最新的品种都会引进试种,并出售秧苗,他希望让最新最好的草莓在苗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带动更多人发展致富!

来源:麻阳新闻网

作者:李光

编辑:张蓉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