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猴子岩

作者:张元和 编辑:张蓉 2011-10-25 15:49:07

  在三湘四水的沅水上游,在沅水上游的锦江何中,有一奇崛的景观——猴子岩。它坐落于麻阳县城比邻的锦江河中央,为麻阳最近的一大景观。

  今年仲夏,我决意去看看想望已久的猴子岩,领略领略故土风情的韵味,以偿心愿。

  这是一个彩霞满天的傍晚。我与小弟从霞光晖映的锦江河畔,乘船来到河床中间的一块狭长的渚洲沙滩。我们踏着晚霞渲染的还正暑气熏蒸的卵石,顺流而下。穿过绿洲上一片片密密丛丛的柳树,越过绿洲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我们来到了一块绿草如茵的开阔的沙洲上。

  那不是猴子岩么?我们举目望去,只见一座十余米高数十米宽似峰非峰似峦非峦的石山,从江中央崛起。说它是山而其间却古树参天。既名曰猴子岩,为何不见岩猴?猴子岩岂不是因岩猴而得名?我心里正在嘀咕。待我定睛一看,果然猴子岩的松柏中,一只浑身灰白的石猴神态自若的屹立着,看那似动非动的猴嘴像在轻轻地咀嚼着,那一眨不眨的猴眼在凝神地张望着。远远地看去,那猴子岩在夕阳的映衬下,在暮霭烟波的烘托下,在棵棵苍劲的古松翠柏的掩映下,煞有番神姿仙态的神韵。

  望着猴子岩,我真有点及不可待了。脚步已走得够快了,可我还嫌其慢,恨不得一步就跨上去。

  一登上猴子岩,我俨然一脚踹开了我人生中从未涉足过的神话世界之扉。瞬间,我便不知不觉地被一种无声无息无形无影无法抗拒的魔力,将我的灵魂鬼使神差地带进了那异想无穷似梦非梦的玄境。我的神经中枢顿然失控,几乎全由眼前的神猴所左右。我忘乎所以地环绕着不知何年何月坐落于烟波之中的这只高大神奇的岩猴,如痴如醉地围绕着这只容生态之灵、生灵之魂于一体的历史之猴,转了一圈又一圈。转,转,转,悠悠岁月,闪眼越千年,往事犹过眼云烟;转,转,转,我依稀看见了半坡氏族刀耕火种的场面;转,转,转,我恍惚看见了茹毛饮血的山顶洞的群猿;转,转,转,我蓦然看见了盘古正在辟地开天……转,转,转,越转我的意兴越深,越转我的意象越远。我不知道,我是在索着地轴追蹑寰球的始祖?还是在绕着纬线追溯时世的先河?我不知道,我是在揣摩生灵进化的猿骨化石?还是在旋里斟酌物种起源的考据?!

  我挽着我还在时空中茫茫飘然的遐想之线,爬到猴子岩顶端坐在猴头上独酌黄昏。阵阵沁心的轻飔带着榆树散发的馨香拂面徐来,不禁使人心旷神怡,思绪万千……

  许多文人曾对猴子岩之猴谱写了不少颇具特色的隽永诗篇,不少墨客曾对猴子岩之猴描绘了许多惟妙惟肖的传神画卷。然而,隽永的诗篇替代不了我莅临猴子岩的真情实感,传神的画卷替代不了我亲身对猴子岩的形象体验。

  在我看来,猴子岩的猴子,绝非普通之辈。而是高雅的有识之士。为何它不上花果山结义?不去水帘洞入伙?不去大闹天宫?!因它早已洞察到那“齐天大圣”并非什么明智之君。

  在我看来,猴子岩的猴子,绝非等闲之辈。而是高洁的有志之士。为何它不愿浪荡江湖?不去卑躬屈膝?不去奴颜媚骨?!因它早已看破红尘,深恶痛绝那些世俗的市侩习气。

  在我看来,猴子岩的猴子,绝非庸碌之辈。而是高尚的理智之士。为何它不肯进动物园?不去哗众取宠?不去沽名钓誉?!因它早有它刚正不阿的风骨,有它矢志不渝的气节。

  多少春秋,多少风雨,星移斗转,沧海桑田,猴子岩之猴始终捍卫着其始祖所开辟的江山,欢送着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昨天,喜迎着一个又一个灿烂的明天。

作者:张元和

编辑:张蓉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