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池村:近在城郊的养生桃源

作者:张盛斌 编辑:张蓉 2011-10-25 15:53:06

  从麻阳县城沿通往古城凤凰的209国道出行2公里,但见右边一条水泥公路直达一个叫着龙池的村庄。站在国道与村道的交汇处眺望龙池,映入眼帘的是一抹抹山的苍绿,田的青绿和水的翠绿,画一般地写意出龙池的盎然生机,昭示出龙池的美满生态。这绿,是草叶和树叶的原色,也是菜叶和果叶的底色;这绿,是龙池的毛发和皮肤,也是龙池的性格和质地。就连洒进龙池上空的阳光也有绿色的味道。掬一把阳光尝尝,甜甜的,香香的,让人好不惬意。当然,这孕育生命之源、催生生命之果的绿更是与龙池有着不解的缘分。龙池人正因为有着绿的长期浸润和熏陶才住得舒怡,吃得自然,行得有道,乐得有趣,把人活着的最高追求——长寿领略到了极致。这个国土面积2.4平方公里,居住着213户人家856人的城郊村庄80—90岁的老人有25,90岁以上的老人有4人,成了全县有名的长寿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龙池,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村庄正将成为一个名闻遐迩的养生桃源。

  弥漫在果蔬里的寿味

  龙池村地阔田宽,土壤质量优良、肥沃,加之水源充沛、气候适宜、日照亮优越,特别适宜栽种瓜果蔬菜。走进龙池,但见果园菜地交错分布,各种时鲜蔬菜和可口瓜果次第生长,一种见菜生津、望果止渴的感觉自会油然而生。如果是在菜花盛开的初夏时节,你踏上田间小路,与菜花们进行一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就会为花们撩眼的姿色和浸人的芬芳所陶醉。南瓜花是淡黄淡黄的,却淡得清爽;茄子花是粉紫粉紫的,却粉得炫目;丝瓜花是金黄金黄的,却金得锃亮;蒲瓜花是银白银白的,却银得可爱;看得出来,那是张手伸脚的南瓜花,溢翠滴绿的丝瓜苗,涂祥染瑞的蒲瓜蒂,脱落大方的茄子苗,都在为自己生为蔬菜大家庭的一个成员而怡然自适,而依稀留扎在柑桔树枝头的一两朵小花,还在散发柑桔素有的那种高洁、清雅的品质。龙池村的蔬菜花、柑桔花,是生态的田园之花,又是智慧的科技之花;是农民的致富之花,又是乡间的和谐之花;是诗意的观赏之花,又是理性的哲学之花。如今的龙池村已全全面实施“菜——稻——菜”的种植模式,大力发展以果蔬产业为龙头的村级经济,种植的菜果除了自给自食,大量的远销重庆市、贵族铜仁、湘西凤凰、吉首、湖南怀化等地。每逢蔬菜旺季,客商们开着车径到田间地头抢购。全村的蔬菜、柑桔年收入分别达160万元、150万元以上。龙池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放心蔬菜地”。龙池村的菜成了名符其实的长寿菜,龙池村的果成了有口皆碑的长寿果。从果蔬中弥漫出来的寿味,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来这里休闲、观光和驻留的人士。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这些无污染、原汁原味、品种多样的蔬菜、瓜果常吃能促进消化吸收、维护肠胃功能、营养身体所需、防止多种疾病,从而促进人的健康长寿。

  欢乐在节庆中的寿趣

  单看“龙池”的字面,就知道它原本就是一个很有益趣的地名。据《麻阳地名录》载:龙池,因一条龙从村边的池塘腾飞而出名。而现实中,“龙”并没有从龙池消失,“龙”一直存在于龙池人的心目中,奔腾在龙池人的想象里,活跃在龙池人的时空间。因为他们信奉,作为寿文化符号的“龙”,代表着生命的延续和运动,象征着生活的吉祥和幸福。每逢新春佳节,龙池村人都要扎龙灯、舞龙灯;每到端午节,他们都要划龙船、赛龙舟,年轻的人们伴随舞龙、赛龙的节拍健筋强骨,年老的人们应和唱龙、祭龙的旋律怡心养情。龙池村人不光把“龙”当做自身精神生活的主导,也十分注重追求文化活动层面的多样性,从而使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景象万千。跳花灯、踩高跷、唱高腔、敲快板、演汉戏这些传统的招数连几岁的娃儿都来得几手功夫。而七八十的阿婆阿公也能沾上卡拉OK、迪士科、篮球、乒乓球这些时尚的边儿。村里文艺演出队、铜管乐队、秧歌队、篮球队、棋牌协会活动时,时常闪烁着老年们的身影。为了让村里老人有个集中的展示老年精神风采的平台,村支两委除了利用农闲和传统时节不定期开展文艺活动之外,还从2008年起,成立了老年活动中心,修建了老年健身场所,连续举办了两期“龙池福寿文化节”。在活动中,我们会看到年越古稀、寿及百岁的老年人与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掰手腕,或是分别组队拔河,或是围圈传手帕,或是演奏唢呐、击打围鼓,无不精神焕发、老当益壮、快乐自得,博得了围观群众的声声欢笑和连连敬叹。是的,动则益壮,乐则益寿。歌舞文娱活动能身体健康、充满活力。他们在“玩”中让手、眼、肘、臂、腰、腿、足等人体部位得到了全部锻炼,也在“演”中更加接触阳光,接贴自然,接近人群,让情绪得到调剂,心理得到补偿,收到了身心调养的最佳效果。

  灿烂在孝行上的寿光

  “家中有一老,好比是个宝”。龙池村人一向崇尚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老人高寿,常被认为是老人自身善行所得的惠赐,也是家人尽孝所得的恩报。因此,哪家有高寿老人,全村人都会视为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谁要是对老人有什么不恭不敬行为,当会受到知情者的唾骂和指责。在龙池村,你不难看到,有老人被儿子扶着闲步在庭院前的坪地,有老人被媳妇背着卧躺到正堂里的靠椅上,一有老人让孩童簇拥着讲述他难以忘怀的往事,一有老人手持话筒与不在身边的孩子絮叨着什么……这些老人尽管行动不太灵便,但却处处沐浴着亲情的温暖,日子过得舒适、坦心、自在。如是哪家老人过生日,邻里近亲的人们都会带上鸡蛋、水果、肉酒之类的礼品前去祝福祝寿,共进寿宴,还会请来乐队戏班奏乐唱歌庆贺。哪位老人突发疾病,哪位老人长期卧床不起,村里的人会去探望、照看。哪位老人溘然去世,村里的人自会去帮助料理丧事,把这种称为“喜丧”的丧事办得体面而热烈。日常生活交往中,年长者不睡,少一辈是不会先就寝的;吃鸡时会把鸡头、胸脯肉夹给老人吃;行路时遇见老人长者,年轻者会先打招呼,让他们先走;在长辈面前就坐,不得翘二郎腿;老人来做客,主家的人会在饭后送上热水洗脸浴脚。村民滕建清在外打工,对自己的养母视为生母,二十多年来请人护理的事迹家喻户晓。那天在村里召开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上,他受到了表彰,让到场的外地参观者感动得热泪盈眶。这种种孝行,凝聚着亲人的关爱、邻里的关照和村支两委及社会的关怀,为老人的健康长寿营造了温馨如春的人文氛围。如今这一道道孝行迸发的光芒,正把龙池村的天空照耀得异常平和,格外安祥。

  现在的龙池村正在规划修建长寿休闲度假基地,村民们将把长寿休闲饮食产业打造成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来到这里,你可以漫步长廊享寿乐,你可以拜访寿星找寿秘,你可以品尝寿果知寿味,你可以荡起龙舟觅寿趣,你可以驻留农家添寿福。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龙池村会变得更加美丽动人,因为她不光是一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还是一域养生休闲的城郊桃源、旅游圣地。

作者:张盛斌

编辑:张蓉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