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以后,怀化境内的向警予、滕代远、粟裕、刘晓、陈佑魁等一批进步青年,涌向长沙、常德、北京、上海等反帝爱国运动中心求学。他们不但追求真理,追随革命潮流,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而且向家乡人民传递新思想、新观念,在家乡的土地上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建立起怀化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麻阳特别支部。
中共麻阳特别支部的建立和发展
1920年9月,陈佑魁从芷江联合九中毕业后,来到长沙。在升学无望、走投无路之时,得到毛泽东的帮助,于第二年8月进入共产党人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学习,并迅速成长起来,于年底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在这年3月,陈佑魁昔日好友、出身长潭乡旋风寨小地主家庭的孙家信,也从芷江九中转学至长沙兑泽中学求学。他们常在在长沙小吴门自修大学陈佑魁住处畅谈理想、褒贬时政、共同进步。孙家信在与陈佑魁的交往中,也认识了郭亮、彭述之、夏曦、何叔衡等著名的共产党人,使他对中国共产党和她的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1924年2月,陈佑魁介绍孙家信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7月,又经陈佑魁、夏曦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孙家信即将返乡教书,中共湘区委接受陈佑魁建议,委派孙家信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在麻阳秘密建立和发展党的地方组织。临行前,受组织安排,孙家信到水风井文化书局拜访党的创始人之一的何叔衡。何叔衡一番嘱托之后,针对革命道路凶险,还特别告诫他说:“青年人要学小心”。
8月,返乡后的孙家信在县第一高等小学任教员。虽然孙家信党龄不长,经验缺乏,“感觉难得开头”,却时刻不敢忘却组织嘱托,立即投入党的工作。他在师生当中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经验、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国共产党情况等。不久,在孙家信周围聚集了一批进步学生。11月,经孙家信介绍、报经中共湘区委批准,吸收聂志汉、龚本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成了首批怀化本土中共党员。
12月,经中共湘区委指示,由孙家信主持,在麻阳县城锦和镇孙家信的家里秘密召开党员会议,宣布中共麻阳特别支部正式成立。特别支部由孙家信担任书记,龚本清担任组织委员,聂志汉担任宣传委员。麻阳特支是中共湘区委的直属支部,故称特别支部。为了与省里通信方便,特支化名为“马西弼”(意思是麻阳的C.P,C.P为“共产党”的英文缩写),后来又改叫“林太治”(就是麻阳特支,林字就是麻阳的省写,太治和特支同音),也用过孙家信夫人名字“龙彩芹”、“龙彩琴”作为特支收件人。后来,孙家信调往湘南与陈佑魁一起战斗时,曾负责与孙家信联络的陈佑魁就这些听起来奇怪的代号半开玩笑地说:“亏你们想得出”。
特支成立后,孙家信通过亲友同窗等熟人关系继续发展壮大党的组织。他把陈佑文、张定国、龙宏杰、田开藩、赵圣宣、李祖翼、龙绪基等十二人组织起来,结拜为“十二弟兄”。孙家信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发现、培养党的积极分子。1925年5月,五卅惨案发生以后,麻阳特支在社会中公开做反帝爱国运动,运动积极分子赵盛林、田开藩、赵盛宣、田世忠、龙绪基等被发展入党。7月,因特支委员龚本清、聂志汉即将毕业回村,特支进行第一次改组,选举孙家信担任书记,龙宏杰、田开藩为委员。不久,又补充赵圣林、赵圣宣、李祖翼、龙绪基、田世忠、陈友益为特支委员。特支下设了泥溪垅和大垅坳两个党小组,使党的组织深入到农村地区。
中共麻阳特别支部的建立和发展,使麻阳革命运动有了坚强的核心,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帮助筹建中国国民党麻阳县党部
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了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建立国民党地方组织。1924年4月1日,以何叔衡、夏曦、李维汉等9人为执行委员的中国国民党湖南省临时执行委员会成立。此后,中共湘区委相继委派中共党员返回地方发展国民党组织。
8月,受组织委派,同时具备国民党党员身份的孙家信回到麻阳后,在秘密发展共产党组织的同时,也积极准备中国国民党麻阳地方组织组建、发展工作。麻阳特别支部的建立和发展,引起了中共湘区委的肯定和重视。为了进一步壮大特支力量,筹备建立国民党麻阳党部,1925年4月,中共湘区委以国民党省部名义委派龙宏杰,回到麻阳协助孙家信工作,重点发展国民党在麻阳的地方组织。由于麻阳特支周围积聚了一批进步师生、农民利益代表,而且不少优秀分子加入了中共组织,为国民党组织建立奠定了基础。五卅惨案发生后,特支领导下的中共党员全部秘密加入中国国民党。经孙家信介绍,地方士绅易华仁、李永勋等也加入国民党。
根据上级指示要求,5月上旬,由孙家信主持,在锦和孙家弄秘密召开了全县国民党第一次会议,主要讨论筹备建立国民党麻阳县党部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孙家信、龙宏杰、范诗杰、易华仁、陈友益、田开藩等5人。会议决定首先成立中国国民党麻阳县直属区分部,隶属湖南省党部。随后由区分部扩大为区党部,由龙宏杰负责。
随着北伐战争即将开始,一场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风雨欲来。1926年3月,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乘势对外公开发展,各地县党部迅速建立。孙家信、龙宏杰等奉命成立中国国民党麻阳县党部筹备处。4月,贺龙率部从贵州铜仁入湘北伐,途径麻阳县长黄英灏逃回长沙,平日威风八面的豪绅张锦帆、驻麻竿军闻风逃避乡间。贺龙新任命倾向革命的唐鼎为县长,社会政治环境为之一新,国民党县党部筹备处公开活动。
经过近半年的筹备,于8月召开县国民党代表大会,成立国民党麻阳县党部。大会选举龙宏杰、易华仁、李永勋、聂文彬、陈友益、范诗杰、李祖翼等7人为执行委员,其中龙宏杰为常务委员,负责党部日常事务;王子祥、赵圣林为监察委员。县党部成立后,相继成立由国民党出面领导的县商民协会、县妇女解放协会、码头工会、木业工会、缝纫工会等群团组织,举办平民夜校、女子职业实习社等训练工作。随后,龙宏杰以国民党麻阳代表身份出席了国民党湖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回县后传达了省党部关于严惩破坏农民运动的土豪劣绅、扶助农工等政策要求。
国民党麻阳地方组织建立和发展,“推动的主要功效”离不开孙家信为首麻阳特别支部的艰辛组织和发动。虽然在国民党麻阳地方组织发展过程中,一些为谋取政治利益的不坚分子混入革命阵营,成为国民党右派,但主要还是共产党、国民党左派掌握党务工作,使处于公开状态的国民党在开展反帝反封、反土劣、反军阀等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立农民协会和组织三万农民进城砸烂县政府
在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四大上,就确定农民是工人阶级天然的同盟者。此后,中共湘区委指示麻阳特别支部要“着重加强农民运动”。。根据麻阳实际情况和特支工作经验,孙家信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
1925年春,孙家信率先在自己所在村旋风寨及附近的泥溪垅的农民中宣传“人多成王”思想,提出“提高雇农工资”、“减租减息”、“分地主田地”、“穷人要翻身”等深受穷苦群众欢迎的口号,龙绪基、张季斌、廖冬球等先后加入党的组织,并成立泥溪垅秘密农会。不久又由赵盛林、田开藩、田世忠组建两背、大垅坳、密利溪秘密农会。随着农会组织不断扩大,为适应斗争形势,11月前后,赵圣林、杨长治、田开藩等在锦和镇西街文昌阁秘密组织了麻阳县农民协会筹备处,由赵圣林任农会会长,杨长治任副会长,筹备建立县农民协会。1926年5月,贺龙、袁祖铭等部相继入湘途径麻阳,全县农民协会也乘机公开活动,进入大发展时期。至年底,全县成立了3个大乡农民协会和21个小乡农民协会,会员达3万余人。
1927年1月17日,经过一年的筹备,麻阳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在县城锦和召开,到会农民代表代表50多人,孙家信以省农民协会特派员身份主持会议。会议报告了县农民运动开展情况,讨论并接受了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关于农民问题的若干决议,一致拥护中国共产党湖南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对于农民目前最低限度的政治经济要求。会议最后选举产生了麻阳县农民协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赵盛林、田开藩分别为委员长、副委员长,孙叙诚、陈友益、龙绪基、田世忠为委员,下辖泥溪垅、两背、密利溪、江口墟、曹家坪、杨柳坡、舒家村、丁公坡、轻土、长潭、洞塘溪、冷家山等乡农会。县农民协会的成立,一切权利归农会,对驻麻竿军、省派屯官、土劣等反动势力形成很大压力,使他们不敢再随意欺压一般农民群众,这样农会的权威树立起来了。
在组建农民协会过程中,麻阳特支也先后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抗交屯租、反对贪官污吏等斗争,其中以纪念杨长治烈士而组织三万农民进城游行示威、砸烂县政府的影响为最大。
早在1925年10月前后,由于麻阳雪耻会负责人、国民党左派杨长治在很多场合揭露、抨击土豪劣绅的罪恶,深为县议长张锦帆、驻麻竿军将领所痛恨,在川黔军即将入湘之前,他们相互勾结,将杨长治以“图谋不轨”罪名予以杀害。这笔血债一直没来得及清算。
1926年7月,袁祖铭率黔军入湘后,留陈镇岳率一个团驻守麻阳。孙家信等与倾向革命的团长陈镇岳及其部下营长、连长、排长建立深厚友谊。在杨长治遇害周年纪念临近,孙家信主持特支会议,决定乘陈镇岳团长还在,有武装依靠,为杨长治烈士举行周年追悼会。11月,纪念杨长治牺牲周年追悼大会在县城第一高等小学操场举行。参加大会的有3万余农民和近千人县城居民。孙家信在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整个会场群情激奋。大会过后,举行了声势浩大游行示威,愤怒的群众将县议长张锦帆及聂志珠、高骞、黄万民等议员抓起来游街,并涌进县府大堂,将桌椅、印盒、签筒、笔架、栏杆、门窗等捣毁,还缴了县警队40余支步枪。慑于群众威势,县长郑赫躲藏起来,连忙派人将张锦帆、田华林二人收押。随后,陈镇岳团长也为农民群众气势所震惊,送给县农民协会30余支枪和一些弹药。
为此,特支领导下的农民运动受到中共湖南区委的注意,评价说“麻阳农民异常进步”。
开展西晃山武装斗争
1927年5月中旬,孙家信、龙宏杰、黄九圭等作为麻阳代表赴省参加即将召开的湖南省第一次国民代表大会。由于孙家信中共党员身份已暴露,中共湖南省委决定乘机将孙家信调离麻阳另行安排工作。孙家信临行前召开特支改组会议,决定由赵盛林代理书记,负责特支工作。
不久,长沙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白色恐怖也开始笼罩着麻阳。6月,黔军王家烈部驻进麻阳,与麻阳地方势力相互勾结,准备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但他们慑于麻阳农民力量的强大,不敢轻易动手。为保存革命力量,中共麻阳特支及农民自卫军在赵盛林的率领下,转移到西晃山地区进行游击活动。8月,中共麻阳特别支部召开会议,决定“扩大武装,实现全麻阳割据”,开辟西晃山革命根据地。
为了巩固和扩大西晃山革命根据地,消除黔军威胁,10月初,特支率领农军准备攻打县城,赶走王家烈任命的县长赵用章。为此,特支一方面以县警察人员抢劫人民群众耕牛、要求政府严办为由,派人向赵用章正面交涉,另一方面暗中派农民自卫军向离县城较近的泥溪垅靠拢,对县城形成包围态势。赵盛林命令在县城锦江河对岸山上插上农民自卫军的大红旗,并不时向县政府方向射击,致使驻城敌军惊恐万状。下旬,惶恐终日、不堪骚扰的赵用章只好弃城逃走。乘胜追击的农军在湘黔边界的童子溶伏击黔军,毙敌多人。农民自卫军占领了县城后,逮捕了团防局长黄铭,关进了监牢,并从代理县长郑赫手里夺过县印,推选农民自卫军总带张祖恒任县长。在占据县城期间赵盛林主持召开了特支会议,确定“发展武装,巩固成果,随时警惕,准备战斗”方针。
11月初,凤凰陈渠珍派顾家齐的步兵二旅以“清乡”为名开进麻阳。农军与顾军短暂交火后,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特支领导人带领部队撤出县城,转移至西晃山一带。12月初,针对顾家齐频繁派兵到西晃山一带“清乡”,赵盛林、张祖恒等领导农军又在双合口伏击顾军营长刘耀卿率领的“清乡”部队,毙敌数名,使顾军再也不敢轻易离开县城来进行“清乡”。随后,农民自卫军进行了整编,由田开藩负责农民自卫军日常工作,张祖恒为继续为总带,龙宪为军事教官。下设三个大队,分别由赵圣林、张嗣荣、陆显海分任大队长。特支领导下武装已拥有上百人枪。
正当对敌斗争节节胜利、革命武装不断壮大的时候,农军内部发生了陆显海叛变的严重事件。陆显海本是土豪劣绅聂汝谦私人武装头目,因不满聂汝谦欺压,由特支派人策反而投奔农军。但陆显海部匪性不改,不愿遵守农军纪律。为此,特支领导人有意除掉陆显海,不慎为陆显海发觉,阴谋先下手。中旬,陆显海乘赵盛林等召开会议之际,发动兵变,带兵冲进会场将张祖恒、龙宪、赵盛宣及多名战士杀害,赵盛林受重伤。赵盛林在群众的帮助下得以脱身。陆显海叛变,使中共麻阳特支及其领导的西晃山武装斗争受到重挫,部分武装由田开藩、田世忠秘密隐藏起来,麻阳革命斗争暂时处于低潮。
1928年2月以后,随着滕英斋、孙家信、刘百川、刘巨川等一大批革命力量,从长沙、常德、武汉等地相继回到麻阳,在特支基础上成立以滕英斋为书记的中共麻阳县委,重建革命武装,一场在县委领导下的更大规模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Ky:PAGE}
{Ky:PAGE}
{Ky:PAGE}
{Ky:PAGE}
{Ky:PAGE}
来源:县史志办
作者:杨必军 杨广 张仲喜
编辑: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