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羊哨乡新田村,住着一位勤劳善良,乐观开朗的女寿星张冬秀。近日,我和几位同事驱车前往,去探寻她的百岁人生和长寿经验。
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就来到了一条陡峭崎岖往下走的盘山小路,在郁郁葱葱、树林遮掩的山脚,一个恬静祥和的小村庄尽收眼底,在村子的中央有一栋土墙木瓦结构的房屋,这就是女寿星张冬秀的家。
我们踏进老寿星的家门后,映入眼帘的是隔着一层塑料薄膜铺满一地的圆圆白白,走进一看,香气扑鼻。见有人来访,一位六十多岁模样的妇人从左侧厢房走出来,笑盈盈地介绍说,这是昨天刚打的慈粑,腊月间里家家户户都要为过年准备的,这是苗乡村里的一种习俗。待我们说明来意,妇人说自己是老寿星的儿媳妇,并马上把我们请进房里,只见房里烧着一团燃得正旺的柴火,火炉旁边安静地坐着一位老人,边上一位两三岁的小女孩在地上玩耍。我们猜想,这一定就是我们要找的张冬秀老寿星吧。果然,老人忙问儿媳:“是谁来了?快坐,来烤火,冷!”边说边示意我们坐下。老人媳妇大声比划着告诉老人,说我们是县里来看望她的,老人显得格外的高兴和激动,喃喃地说:“哪受得起哦,你们老来看我。感谢党,感谢政府哟!”“打望共产党啊,托共产党的福,来关心我这老婆婆子……”
一边忙于叨叨感恩,一边不忘招待客人,吩咐儿媳又是拿柑橘给我们吃,又是给我们烤慈粑吃……尽管她听不清我们说什么。
冬日的火炉边,我们一边品尝着甘甜的冰糖橙,一边闻着飘逸的糍粑香,惬意地聊天,拉家常。只是由于听力障碍,我们无法直接与老人交流,全由老人的儿媳代为介绍。
婆婆张冬秀,于1901年11月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十五岁结婚,生有7个儿子,1个女儿,最小的儿子现在都有五十七岁了,如果大儿子还在的话现在都已经是九十一岁了。老人一生清贫,十多岁时还包着一双小脚,常常跟随丈夫上山砍柴、铡猪草、摘野果,然而不幸的是当张冬秀老人30岁时丈夫因劳累过度,撒手西去,面对极大悲痛,张冬秀没有消沉,而是乐观面对,一个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靠着自己的勤劳把儿女们拉扯大。到现在当别人问及她的长寿秘诀时,她总是乐呵呵地跟人说:“我觉得做人再辛苦时也要开心点。” {Ky:PAGE}
老人起居非常讲究,只要她在家里,屋里屋外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老人不喝茶水、生水,总爱喝白开水。衣服不论新旧,总要求干干净净,穿着整洁,从不拖泥带水,一点也看不出她已是108岁高龄。她老人家还喜爱洗热水澡,不论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从她年轻时候开始,每天都要洗热水澡。她常对人说,春天洗热水澡,能清热消暑;冬天洗热水澡,每天胜过吃补品。老人喜欢烤火,说起来,还有一个故事。那是40多年前的一个夏天,老人患感冒,她立即烧起了一堆柴火,足足烤了大半天,感冒好了,以后每遇到感冒,只要烧起柴火来烤身,感冒就会奇迹般地痊愈。从那以后,老人再也离不开火了,她常说“火”是治疗感冒的灵丹妙药。张冬秀老人能活命百岁,与他的后代对她的孝敬有着密切关系,为了让老人吃好睡好,各种食物和生活用品从不让老人操心,就连老人有时上街赶集,孩子也要跟她一起购买她喜爱的食品和水果。远在他乡的儿子经常打电话回来向她请安、问好,如果回家探亲,更是给老母亲买回礼品,用心尽孝,让老人安享晚年。
老人年轻时,由于家庭状况及年景的限制,不可能有富足的生活,野菜充饥,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到年老时,虽说生活富裕了,但她老人家从不择食,一辈子不沾烟酒。平时粗茶淡饭,以素食为主,逢年过节吃点荤,有啥吃啥,没有过分的要求。她总说:“这样吃得舒服,也不增加儿女们的负担。”近年来,老人除了耳朵背之外,精神很不错,身体也康健,主食一日两餐,每餐能吃一碗,中间再吃点水果什么的。老人喜欢吃苦苦菜、芥菜、菠菜等清淡的蔬菜,而且一吃就是一大碗。老人起居作息很有规律,总是日落而息,日出而起。目前张冬秀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家里四代同堂,其乐融融,享受着政府发放的百岁老人生活补助费和每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生活愉快美满幸福。据老人的儿媳估计,婆婆再活个三五年不成问题。
我想,老人之所以如此长寿,应该与她乐观面对生活,勤劳能吃苦有一定的关系吧!临别时,我们再次共同祝愿她老人家晚年生活更加幸福,身体更加健康长寿。
来源:县长寿办
作者:刘军华
编辑: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