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锦和镇官村八里桥公路旁边的一个小店里,你可以经常看见一个老人在卖东西,但你却怎么也看不出来这位老人已经是年过百岁,这位老人的名字叫唐双凤。
唐双凤老人出生于1905年6月,老人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3岁的时候,母亲离逝,之后随着父亲在寺庙里做工,也许是耳渲目染,老人从小就信佛行善,一生心态良好,与人相处融洽,知足常乐,面对困难也不退缩,积极生活。18岁的时候嫁人,生有一女,不想命薄,早早地夭折,丈夫也早逝,后来嫁到现在的夫家,40岁时才得一独子,现在已经64岁。别看老人性情温和,是一个文弱女子,但也是能文能武,早年参加革命,解放初期,曾在土改时担任锦和镇农村妇女主任、北街治安委员会委员、农会副主席。还在八里桥支部担任委员,分管饲养连,因工作突出,在60年代就就被评为全省的“劳动模范”,还到过省会长沙开会领奖呢!
老人一生热爱劳动。早上5点老人就起床了,自己洗衣服,帮家人煮好饭后就到对面山坡的菜地里摘好今天要吃的菜。回到家后,她还是闲不住,儿子、儿媳们都还没起床,老人便早早地把店门打开,准备打理一天的生意。日子久了,方圆几里路的人们都爱到唐婆婆这里来买东西。虽然年纪这么大了,但是老人依然非常清晰,算帐很清楚,从没找错过钱,没有拿错过东西。
老人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画画和养花,家里的后院,是老人的一方乐土,都是老人亲手栽种的鲜花。花开季节,满园的鲜花争相怒放。这个时候是老人最开心的时候,她会将这灿烂的鲜花画于笔下,虽然画的不是很专业,但通常说的是书画能陶冶心境。老人正是通过这画笔,抒写自己不一样的情怀。画的是鲜花,美的是老人的那丰富的人生。
老人的儿子和孙子都很能干,家庭条件殷实,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现在是四世同堂,有三个孙女,一个孙子,2005年又添了一个小曾孙。和儿子一起居住,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媳妇都对老人很孝顺,老人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还经常串门,与邻居们闲聊,没事的时候就和村里的一些老人打牌,“我一般都是打老牌,点点红”,说到打牌的时候,老人开心地笑了。老人还喜欢逗曾孙子玩,小孙子也很乐意让祖奶奶抱。孙媳妇说,老人带小孩很有耐心,孩子一哭闹,祖奶奶一哄就咯咯地笑了,还是祖奶奶最厉害。看到老人一家和睦的情景,这让我体会到了“笑对人生”的内涵。 {Ky:PAGE}
在问及老人的长寿秘诀时,老人谦虚说:“我也没有啥长寿秘诀,我这一生就是喜欢劳动,爱活动,性情开朗,什么东西都喜欢吃新鲜的。现在儿媳妇、孙媳妇又都对我很孝顺,孙媳妇还天天帮我梳头呢!”听了老人的话语,我们深深地感悟到,或许健康的心理素质、保持乐观的情绪、平和的心情、合理的膳食、适体的劳动、和睦的家庭环境、生活有规律等就是老人的长寿秘诀吧。
来源:县长寿办
作者:杨 璇
编辑: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