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麻阳苗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培养,累计输送高校人才1548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98%以上,真正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育人目标。

走进麻阳职业中专的实训车间,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身着工作服,熟练操作数控铣床加工精密零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同学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发动机拆装与检修,一旁的汽车美容课堂上,学生们正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实操:预洗、喷洒高泡洗车液、手工擦洗、高压冲水……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实训室内认真配制营养液,走进田间观察植物生长;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踩着缝纫机,专注地缝制每一片布料。这样紧贴实际岗位的实训,早已是该校日常教学的常态。

能有这样扎实的实训效果,源于学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的精准绑定。针对麻阳 “生态农业、电子信息、乡村电商” 三大主导产业,学校搭建了 4 大类专业群,开设 11 个特色专业。更关键的是,学校携手 5 家龙头企业共建了 6 个实训基地,把课堂直接搬到生产一线,让学生 “学的就是企业用的,毕业就能直接上岗”。

对于高一园艺技术专业的张裕娇来说,课堂上的每一节理论课都为实践打基础。“在课堂上学到的最新园艺技术知识,给下学期的校企合作实习铺好了路,我特别期待去企业实操历练。” 她正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校企实习机会。

为全面提升学生就业与升学竞争力,学校累计投入23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不仅完成新校区改扩建工程,新增占地40亩、总建筑面积达33649平方米,可容纳3000名学生就读,还新建了6个标准实训车间与60间数字化教室,全面升级实践教学环境。同时,与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搭建“3+2”升学体系,形成“升学有通道、就业有保障”的双轨育人格局。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同步实施“名师培养工程”,通过“引进+培养+研修”三维提升机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系统化培养骨干教师,打造出一支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教师在各类教学竞赛中屡创佳绩。

教师符小琴就是学校育人成果的缩影,她感慨道:“亲眼看着母校的实训车间焕然一新,设备更加先进,课程也贴合企业需求。正是母校提供的实训条件和升学通道,让我从这里出发读到研究生,如今能回到母校教书。我也想帮更多学弟学妹掌握真本领,实现梦想。”
学校的育人成效不仅体现在就业数据上,更体现在服务地方发展的实际贡献中。通过定向培养模式,学校为本地企业输送技术人才300余人。“我们秉持‘厚德、强技、和谐、创新’的办学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近五年毕业生 40% 选择留乡就业,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麻阳职业中专副校长胡江波介绍。
“十四五”期间,麻阳职业中专以创建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为目标,持续深化“三融三促”办学模式,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培养输送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职教答卷。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满妍玉 彭瑾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55/54/1541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