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阳这片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上,有一位默默奉献的爱心使者------田定勇。十多载春秋更替,他始终坚守在麻阳爱在苗乡志愿者协会,用炽热的真心、不懈地行动,在扶困帮困、敬老爱幼的道路上留下坚实有力的足迹,为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送去温暖与希望,成为大家心目中当之无愧的 “好人”。
扎根苗乡,扶困帮困践初心
田定勇出身农村,自幼丧父,童年饱受苦难,也深切感受到好心人的善意帮扶。参加工作后,他立志用微薄之力回报社会、帮助他人。十多年前,他偶然接触到麻阳爱在苗乡志愿者协会的公益活动,被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从此便一头扎进公益事业。十余年来,他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各项帮困行动,深入麻阳偏远乡村,探寻那些被生活遗忘的角落。
在公益实践中,田定勇发现许多困难家庭因缺乏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为帮助这些家庭改善处境,他四处奔走,积极联系爱心企业和人士,为贫困家庭争取物资援助。锦和镇的黄锋一家家庭困难,父母均为残疾人,妻子患有精神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中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料,生活十分艰难,黄锋是全家唯一的顶梁柱。更让人揪心的是,黄锋在一次通宵搬运加班时突然病倒,被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全家瞬间失去经济支柱。黄锋住进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每日医疗费用高达一千多元,这对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而言,无疑是无法承受之重。
田定勇了解情况后,立即与协会志愿者一道,通过网络平台和线下渠道发起募捐,筹集3万多元善款及时送到黄锋家中,同时通过网络呼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在田定勇和协会的合力帮扶下,黄锋顺利康复出院,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逐渐摆脱贫困阴霾,日子越过越红火。
情暖夕阳,关爱老人显担当
麻阳地区有不少失能失依、困境、孤寡及留守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孤独且艰难。田定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将关爱老人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每逢节假日,田定勇总会与志愿者们一同前往老人家中或敬老院,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陪伴。他们帮老人打扫房间、清洗衣物,做一顿丰盛的饭菜,陪老人聊天解闷。高村镇谷达坡村的滕召宽老人因大腿患骨膜炎,伤口长期溃烂,成为失能老人。田定勇和协会志愿者坚持定期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帮忙买药、换药,细心照料其生活起居。谷达坡敬老院常年居住着20多位孤寡老人,缺乏专人照料。田定勇与志愿者们共同出资为敬老院安装热水器,送去保暖用品,确保老人们温暖过冬。在他们的关怀下,老人们原本黯淡的生活重新焕发出生机,脸上时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守护幼苗,助力学子梦启航
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田定勇深知这个道理,因此格外关注贫困学生和事实孤儿的成长。十多年来,他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奔走协调,链接社会资源,积极投身帮困助学事业,助力困难学生和事实孤儿完成学业,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他主动参与“拾穗行动”和“逆风飞翔”事实孤儿同行计划,全力以赴帮助特困学生逐梦前行。
在“拾穗行动”中,田定勇不辞辛劳,深入全县各学校和乡村,细致排查困难学生信息,认真填报资料、发放助学金,让孩子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板栗树乡大辽村的张菲、张森姐弟俩,自幼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失联,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家庭困难导致姐弟俩面临辍学困境。田定勇与协会志愿者了解情况后,迅速为他们对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拾穗行动”项目,成功申请助学金,帮助姐弟俩顺利完成学业。在日常相处中,田定勇还经常与帮扶对象交流谈心,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追逐梦想。截至目前,已有17名受助孩子不负众望,考入理想的大学。
对于事实孤儿,田定勇和志愿者们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逆风飞翔”计划中,他们不仅提供经济支持,更注重情感陪伴。该计划是湖南省青少年发展中心发起的事实孤儿帮扶项目,莫志洋、莫志宇兄弟便是其中的帮扶对象——兄弟俩父亲离世、母亲离家出走,与奶奶相依为命。田定勇得知情况后,常与志愿者们前往学校看望他们,送去“宝贝激励金”,陪兄弟俩吃饭、做游戏,像亲人一样关心他们的生活。在长期陪伴与鼓励下,兄弟俩逐渐打开心扉,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学习成绩也显著提升。
十多年来,田定勇和伙伴们究竟帮助过多少人,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但他的善举如同点点繁星,照亮麻阳的每一个角落,温暖无数人的心灵。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麻阳爱在苗乡志愿者协会,众人齐心协力为建设美好苗乡添砖加瓦。田定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真谛,彰显了人间大爱,他是当之无愧的“好人”。他的精神将激励更多人在公益道路上坚定前行,让苗乡大地处处洋溢爱的芬芳。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通讯员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54/68/15377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