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优秀教师风采】教师王小芳:以爱为壤以英语为桥 伴学子赴山海瞰世界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芹 胡启球 编辑:张蓉 2025-10-20 17:11:38

清晨的麻阳锦江中学校园,总有一个身影率先出现在教室——开窗通风、整理教具,静静等候学生到来;黄昏时分,她的办公室灯光又总是最后熄灭,桌上堆着的作业本要逐本批改完毕才肯离去。这个坚守三十年的身影,便是该校初中英语教师兼班主任王小芳。自 1995 年踏上讲台,她以爱为底色、以严为标尺,把教育当作 “师生共赴成长山海的温暖同行”,用英语带学生们赴山海、看世界。

微信图片_20251020104917.jpg

“Make your own personal profile”主题课堂上,英文短视频导入点燃氛围,各组学生用英文介绍自己并展示自己制作的个人简介,这是王小芳的常规教学场景。“把英语教学和生活实际绑在一起,学生才会真正爱上这门语言。”她向记者分享道。

微信图片_20251020104950.jpg

为了让英语课堂提质增效,王小芳摸索出一套“趣味+精准”的教学方法:播放英语微视频激发兴趣,推行分层教学为不同基础学生定制方案,引入思维导图帮助构建知识体系。这些创新让课堂效率大幅提升,更让曾经的“学困生”重拾信心。

“王老师知道我喜欢踢足球,就找英文足球报道教我读单词、练句子,慢慢觉得学英语一点不枯燥了。”学生向宇晨回忆起自己的转变,言语里满是感激。作为班主任,王小芳的奉献藏在细节里:她记着每个学生的家庭特殊情况,逢年过节给留守学生打视频电话;学生考前焦虑,她会单独约着散步谈心;家长深夜咨询,她总能及时耐心回复。这些细碎牵挂,成了学生心底的暖。她还保存着三十年里每个班级的毕业照,视作最珍贵的礼物。

微信图片_20251020104934.jpg

“教育不只是教知识,更要暖人心。”这是王小芳常挂在嘴边的话。办公室抽屉里,创可贴、红糖、感冒药常年“待命”;手机24小时开机,是学生的 “求助热线”;中考前,自费准备的“加油礼包”里,每张祝福卡片都是手写的真诚。毕业多年的学生,仍亲切地叫她 “王妈妈”。

在学校“青蓝工程”师资培养中,王小芳是出了名的“严师傅”。她独创 “三听三评” 指导法:徒弟开课前置,她会提前一周和对方磨课,一起分析学情、调整教案;听课中,她会密密麻麻记下课堂互动细节、学生反馈;课后评议不走过场,大到教学逻辑,小到板书字体大小,都逐一拆解。青年教师刚入职时,不知如何把控课堂节奏,王小芳连续两周每天听她两节课,晚上还陪着改教案到八点多。

微信图片_20251020104942.jpg

青年教师徐玉梅至今记忆犹新:“当年打磨《宾语从句》一课时,光导入环节就被王老师指导修改了5版,她还把自己三十年的教学笔记借给我,里面记着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易错知识点,甚至还有课堂突发情况的应对办法。”

“从教多年,我以敬畏心深耕讲台:打磨教案至深夜,课后答疑不计时长,皆因深知师者责任。”王小芳的坚守,锦江中学党总支书记孙本林看在眼里:“她以英语为桥,为学生打开望向世界的窗;更以爱与责任为帆,托举一届届学子奔赴成长山海。”

三十载春秋流转,粉笔灰染白双鬓,却未熄灭王小芳对教育的热忱。如今,她依旧每天最早抵达教室、最晚离开办公室。“只要看到学生眼中的求知光,我就会一直坚守下去。”这位“妈妈型教师”,正继续以爱为壤、以责为灯,陪伴更多学子赴山海、瞰世界。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芹 胡启球

编辑:张蓉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54/64/1536537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