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瓜果飘香。眼下,板栗树乡枣子喇村的吊瓜种植基地里,一派热闹的丰收景象。放眼望去,连绵的藤架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颗颗橙红饱满、硕大滚圆的吊瓜如小灯笼般点缀其间,沉甸甸地压弯了藤蔓,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这颗小小的吊瓜,如今已结出累累硕果,成为了村民手里名副其实的 “致富果”“幸福果”。

这片丰收的景象背后,是一段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谁能想到,如今这片连绵的“绿色海洋”,在几年前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荒地。为了找到一条适合村里的发展路子,村干部带着村民,一锄头一锄头地开垦荒地,从翻土、除草到搭建藤架,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大家的汗水。最初引进吊瓜苗时,村民们心里也没底,技术不熟、经验不足,大家就一起学习、摸索,日夜守护着这些脆弱的幼苗。从第一次开花结果的忐忑,到如今硕果累累的自信,正是当初那股“敢教荒地变金田”的拼劲,才换来了今天这沉甸甸的收获。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颗吊瓜,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喜悦,更铭记着那段从开荒到丰收的奋斗岁月。

丰收画卷里,满是喜悦的笑脸。“大家加把劲,这瓜长得好,分量足!”基地里,村民们穿梭在藤架下,手持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成熟的吊瓜,轻轻放入身旁的竹筐。清脆的剪瓜声、爽朗的欢笑声、搬运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丰收交响乐。“以前守着几亩薄田,看天吃饭,心里没底。现在可不一样了!”正在忙着分拣吊瓜的村民李大姐笑开了花,“土地入股有分红,在基地打工每天还有上百元的工资,你看这橙红色的瓜长得多好,我们的日子也像这吊瓜一样,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奔头!”她指着一筐筐金灿灿的吊瓜,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喜悦和自豪。从最初的尝试到如今的硕果盈枝,吊瓜产业不仅盘活了村里的土地资源,更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腰包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

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振兴添动能。产业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有力的政策支持。县乡领导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吊瓜长势,为产业发展把脉定向、加油鼓劲;乡村两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积极作为,不仅在技术上给予指导,更在拓宽销路、打造品牌上狠下功夫,确保好产品能卖出好价钱。正是这股“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强大合力,为枣子喇村的吊瓜产业筑起了坚实的后盾,让丰收的喜悦更踏实、更长久。
从一颗种子到一个产业,从一个想法到一张蓝图,板栗树乡枣子喇村正以吊瓜产业为笔,蘸着丰收的喜悦,在希望的田野上,奋力书写着乡村振兴更加精彩、更加辉煌的崭新篇章!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文嘉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54/62/1538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