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麻阳第二锦江小学,提起黄霞老师,学生说 “她的课像魔法”,同事说 “她是领航灯”。30 年教坛生涯,这位高级教师以课堂创新、教研领航、终身钻研为笔,在苗乡教育画卷上写下动人篇章,用坚守与热爱诠释着 “师者仁心”。
1996 年站上讲台的黄霞,在课堂上用“魔法”将知识藏进游戏里,始终把“让孩子爱上课堂”当目标。黄霞老师能力得到多方认可,曾有机会改行从政,但她反复思量,还是放不下热爱的教育事业,舍不得孩子们稚嫩的脸庞,依然选择守住这三尺讲台。“孩子们听得认真,学得好,我就觉得值。” 这是黄霞常挂在嘴边的话。
曾经,黄霞刚做完声带手术,嗓子无法正常发声,但她没有让教学停步,就用 “巧办法” 补;当学生闹矛盾,设计 “悄悄话” 便签让彼此倾诉。在教学过程中,她常常会把课文改成小剧本,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融入其中;她也常把课堂变成辩论场,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印象。2015 年优化 “课改模式” 后,课堂成了 “快乐星球”—— 小组讨论、“小老师” 主讲成常态。她带的班级学习兴趣浓、课堂参与度高、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2023 年,麻阳首个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立,黄霞成了 “掌舵人”。没先例,她熬夜啃网络课程、电话向专家请教、不断尝试和调整,整理了七八本教学笔记;为帮教师成长,组织读书交流、集体备课 50 余场,牵头 4次 “国培计划”,覆盖全县 200 余名教师。“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这是黄霞对教研团队建设的初心。
黄霞还坚持“传帮带”,每学期带1- 2 名青年教师,听课笔记详细到 “板书字体颜色调整” 这样的细节。青年教师田婷备课《太阳》时,她建议加入 “麻阳冰糖橙”分享,让课有了“苗乡味”,最终获得省级好评。两年来,工作室获省集体备课大赛 2 个二等奖,她培养的二十多名教师成市县骨干,在省市赛课拿 9 个一等奖。
从帮助青年教师克服 “不敢上” 的恐惧,到见证他们 “能上好” 的蜕变,黄霞坦言:“比我自己获了奖还要开心。”
教师不进步,怎么带学生进步?黄霞的书桌,永远堆着教育书籍,教案本上满是反思。30 年钻研,她结出硕果:论文《低年级识字生活化之我见》发表在国家一级期刊;近 5 年参研 4个省市课题均获一等奖,主持的省级课题未结题就推广 16 个教学案例,帮 10 余所学校解决 “阅读教学碎片化” 难题。
她还在工作室建 “课题攻坚小组”,带教师从教学困惑里找研究方向,教师李敏跟着她做课题,论文获省级一等奖,成了学校 “课题骨干”。
县第二锦江小学副校长陈京璟这样评价黄霞:“她始终践行‘看见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独创‘悄悄话’‘拉拉勾’等特色教学法,是学校公认的‘课改先锋’。作为名师工作室首席,她主动牵头省级课题研究,带领团队斩获省赛大奖,其教研成果还辐射全县,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30 载春秋,黄霞用课堂创新点燃童心,用教研领航传递力量,用终身钻研破解难题。她如苗乡晨光,照亮学子成长路,也为乡村教育注入温暖力量。正如她所说:“只要孩子需要,这讲台我会一直站下去。” 这份对教育的赤诚,正是师者最美的模样。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曹芹 胡启球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54/57/1534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