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走进舒家村乡舒家村村,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坡已变身停车场,三十多个停车位整齐排列,回乡过节的车辆停放有序。这个由村民自发建设的停车场,成了乡村治理创新的缩影,有效解决了农村停车难题。
舒家村村民感慨:“以前过节回来,车只能停在主干道,总担心被刮蹭。现在每个院子都有停车场,既方便又安心。”近年来,舒家村乡利用院落荒地,推进“小停车场建设”,盘活 7 处荒地,新增 106 个车位。村里乱停乱放现象减少90%,环境也变美了。这种 “微改造” 既省钱,又激发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形成了 “共建、共治、共享” 的治理模式。
舒家村乡将全乡划分为21个自然治理单元,创新探索“院落自治+投工投劳”模式,采取党支部领办“积分超市”的工作模式,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盘活闲置荒地,改造微小停车场。如今,闲置荒地利用率达 92%,不仅解决了停车问题,还连带解决了沟渠清理、垃圾分类等 “微治理”问题17 项。下一步,该乡将继续推广“停车场 +”模式,增加更多便民设施,让这些小空间为乡村治理注入更多活力。
站在新修建的停车场眺望,彩绘竹篱与青瓦白墙相映成趣,整齐停放的车辆与远处的青山构成和谐画卷。这片曾经的荒地,如今成了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写照,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 “小切口大民生” 的实践范例。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焦彤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9/90/1493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