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是大家亲手造的,被烧了都心痛。但现已修复并赔偿,郑某某也是本村人,我们愿给他改过的机会。” 村民代表在听证会上说道。
7月31日上午,在黄桑乡检察驿站,一场围绕“烧龙舟”的特殊听证会,让司法智慧与龙舟文化深情相拥。
案件发生于2022年4月,起因是嫌疑人郑某某对村里的旧龙舟被卖掉一事耿耿于怀。在一个饮酒后的下午,郑某某使用打火机将摆放在村部门口的龙舟塑料篷布点燃。尽管被同村村民及时发现,但最终该艘龙舟的尾部还是被烧毁。经认定,被烧毁的龙舟价值24000元人民币。嫌疑人郑某某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制作一条龙舟需耗费数月,成本数万,更凝聚着村寨集体的精神寄托。此次被焚毁的龙舟,正是村民集资打造,承载着全村对未来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的虔诚祈愿。龙舟的损毁,不仅灼痛了村民的心,也撕裂了村寨共同体的情感纽带。
面对此案,麻阳检察院并未简单“一诉了之”,而是依托深入乡镇的检察驿站平台,启动“调解+听证”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探索修复之途。检察官多次踏访村寨,在龙舟棚屋旁、在村民院落中,倾听双方心声,溯源矛盾症结。调查发现,郑某某源于对村寨间旧龙舟的情结,加之酒后冲动才酿成此祸。基于这一发现,该院启动检察驿站这一调解平台,将法律监督精准延伸至乡土人情深处。
在听证会上,郑某某真诚悔过,承诺以参与龙舟赛事和公益劳动弥补过失。考虑到郑某某行为虽构成犯罪但情节轻微,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一条坚守法律底线、缝合情感裂痕、守护文化遗产的化解路径最终清晰浮现。
这场听证会是麻阳检察院将矛盾化解机制嵌入乡土脉络的生动缩影。今年6月以来,该院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全县18个乡镇设立检察驿站,组建检察官团队与轻骑服务队,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截至目前,已在检察驿站开展公开听证2次、普法宣传8次,就地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俭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2/97/1518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