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舒家村乡的麻阳苗家湘绣厂正式揭牌开业,标志着这一扎根苗乡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作为当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湘绣厂的开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更让苗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生产中得以延续和创新。
老技艺新传承:苗绣焕发新生机
麻阳苗绣历史悠久,舒家村乡更因精湛的刺绣技艺被誉为“绣花之乡”。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地就以“一根针、一根线”远销海外,创汇百万美元。如今,麻阳苗家湘绣厂的开业,让这一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
走进培训车间,二十余台绣机整齐排列,五十多名学员在绣娘指导下专注学习。老绣娘指尖翻飞,年轻学徒凝神细看,一针一线间传递着千年苗绣的技艺精髓。工厂采取“集中培训+居家作业”的模式,学员合格后可领料回家灵活生产,既兼顾农忙家务,又能增加收入。
家门口就业:“绣”出稳稳的幸福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湘绣厂的开业意味着“就业不离乡”的便利。红东潭村的杨虹就是受益者之一,她笑着说:“我家就住在安置房,离这里很近。以前在超市上班,后来身体不太好休息了一段时间,刚好这里开厂,我就来学习刺绣,既能照顾家里和孩子,又能赚钱。”
麻阳苗家湘绣厂厂长舒大平介绍,工厂目前有二十多台机子,五十多人正在培训,未来还将面向周边乡镇招工,并计划增设分厂。“学会的员工可以把机子带回家工作,真正实现居家就业。我们还会继续扩充设备,带动更多人增收。”
乡村振兴新引擎:非遗技艺助力发展
苗绣不仅是传统手工艺,更是麻阳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湘绣厂的开业,不仅激活了舒家村“绣花之乡”的基因,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工厂让更多家庭在农闲时也能获得稳定收入,真正实现“就业有路、守家有望”。
当古老的苗绣技艺与现代生产相结合,绣出的不仅是精美的图案,更是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这朵盛放的“非遗”之花,正为麻阳乡村振兴描绘出最绚丽的色彩。未来,麻阳苗家湘绣厂将继续扩大规模,推动苗绣产业化发展,让这一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颜琦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646941/95/1509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