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这种极端干旱天气下,我村12组电机同时发力,生产用水完全不用担心,全村7000多亩柑橘树成活率在95%以上,柑橘产量有了保障。”近日,高村镇陶伊村党支部书记周华带领村支两委干部规划建设新的输水管道,确保生产用水全覆盖。
据悉,麻阳从今年7月份开始持续干旱,为了保证柑橘树存活及柑橘稳产,陶伊村支两委陆续垫资26万元,在原有6台电机的基础上又新购置6台,并新铺设了6000米水管,从锦江河里抽水用于生产抗旱,每台电机的抽水量达50方/每小时,实现配套抗旱设备全覆盖。该村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柑橘,往年的平均产量是5000吨,每年7-9月份是柑桔的壮果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该村通过一系列抗旱自救措施,确保今年柑桔丰产,为来年结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陶伊村靠近锦江河不同的是,该镇谷达坡村身处山区,该村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发动群众筹集资金、献智出力,安装电排,铺设管道,先将河水提灌到山塘,再输送到林地和稻田。山顶等没有水源的地方,村民用自家的三轮车、拖拉机进行装运浇灌,村干部还联系了大容量洒水车助力抗旱,同时开辟新水源,从营盘村的红峰水库抽水用于农业生产,在干群的努力下,很快解了燃眉之急。
“高温干旱以来,我村多次召开会议,在镇、村两级的努力下,把村民们广泛发动起来,拒绝‘等、靠、要’,主动筹资出力。”该镇谷达坡村党支部书记滕慧军说道。
截至目前,谷达坡村抗旱减灾工作共花费80余万元,其中465户村民自筹资金42万元,村支两委投入资金38万元,新安装小电排300余台,架设水管约240km,参与抗旱村民450人次,出动三轮车3辆、拖拉机2辆、洒水车1辆,共500多车次,抗旱浇灌面积达3000亩。
陶伊村和谷达坡村只是当前高村镇各村(社区)积极开展保水抗旱行动的一个缩影。这场高温干旱,既是一场自然灾害,也是对高村镇镇村两级干部的一次考验。为统筹抓好抗旱各项工作,高村镇成立了抗旱减灾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召开调度会,压紧压实抗旱责任链条,督促联村领导、驻村干部与村支两委全力以赴抓好抗旱减灾各项工作,指导村民开展自救行动,确保群众生产生活正常运转,千方百计把旱情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将持续关注旱情,通过科学调度、统一调配、蓄水保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保障人饮和农业灌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细抓实抗旱减灾各项工作,坚决打好打赢抗旱减灾主动仗。”高村镇党委书记张吉尧说。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娜
编辑:张蓉
本文为麻阳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mayangnews.com/content/2022/10/03/11898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