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村的故事】干部朋友

来源:麻阳新闻网 作者:李青青 段唐平 李秋曦 编辑:张蓉 2019-08-30 16:33:37

  
莫吉华(中)与滕长松(右)话家常。

  8月13日,虽然是骄阳似火,但立秋已过,日渐拉大的昼夜温差慢慢催熟着枝头的金秋梨。当记者来到麻阳苗族自治县石羊哨乡石羊哨村时,该村驻村工作队长莫吉华捧着一盘又圆又大的金秋梨,要我们品尝品尝。

  “汁多味甜,真好吃!”

  看到大伙都说好吃,村民滕长松笑眯了眼:“如今我们的日子比梨子甜,感谢扶贫干部们的付出咧。”说着,他还找出了一张手写的唱词,满满的一页《十唱农村扶贫队》,“这是四八节时,我写的歌词,村民们唱给大家听的。”

  “……四唱农村扶贫队,帮扶措施很入微,干部入户结穷亲,送钱送物很珍贵。五唱农村扶贫队,柑橘品改满山翠,摇钱树上增效益,橘子花香惹人醉……”

  朴实的语言,满满的真情。滕长松说:“这些年相处下来,莫队长就像身边的朋友一样亲切。”

  时光倒流回几年前,看着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滕长松是喜忧参半。自己个子不高,加上之前遭遇车祸受伤后,手脚使不上劲,做工没有力气。生活在农村,没有力气干活,就意味着难以挣钱,一家人住在老旧的房子里,靠着妻子给别人打工做衣服的微薄收入支撑着。

  滕长松的愁容莫吉华看在了眼里。“老滕,放心让女儿去读书,家里有我们呢。”

  村里一直有种植水果的习惯,金秋梨品质很好,柑橘却有部分需要品种改良了。莫吉华请来技术人员,对村里420多亩的柑橘进行了品改。另外,为了规模效应更好,又发动村民连片种植,新增了400多亩柑橘。

  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滕长松一家获得了8000元产业帮扶资金,看到莫队长忙前忙后,村民们也干劲十足,他也发展了4亩柑橘、2亩金秋梨。

  “莫队长争取来项目资金,把路修到了果园里,有12公里呢,果子摘下来可以直接上车,很方便啊。”滕长松笑着说,“这么好的条件,果树就是‘摇钱树’。”

  更让滕长松高兴的是,经过危房改造项目,他们家在镇上集市旁盖了120平方米的新房。莫队长建议他,家里位置好,开个小店,也能维持生活开支。于是,滕长松把家里邻近路面的部分分割成门面房,卖些卫生纸、洗洁精等日用品,还代理了交话费的业务,一个月也有七八百元的收入。

  从此,莫吉华再也不用手机上的平台交话费了,时不时来滕长松这里转转,“顺便”交下话费。

  像滕长松一样受到莫吉华“重视”的村民还有很多。他口袋里常年装有一个小本子,记满他骑着摩托车,一家家拜访,一户户串门听下的群众关心事项。

  一组学龄儿童小明(化名),父亲智障生活不能自理,母亲身体残疾,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小明到上幼儿园年龄因没有钱入不了园,莫吉华2017年至2018年连续两年支助小明上学费用3200元。五组村民陈五军,双眼眼角膜损伤急需手术,莫吉华自掏腰包支助医治费用3400元。近三年来,莫吉华还先后给滕山青等14户贫困户争取助学金2.4万元……

  情系村民、情系贫困户,得到莫吉华帮助的村民还有很多,每逢过节,或是村民家有喜事,这位“干部朋友”都会被邀请上门做客。

  面对村民朴实而真挚的感情,莫吉华始终认为:“对群众来说,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担任驻村工作队长期间,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了村里朝天冲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全村硬化道路1.7公里。如今,石羊哨村基础保障进一步提升,水、电、路配套到村到户,特色产业建设初具规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当我们走进田间地头,看到村里60多亩的红心猕猴桃产业园里,累累果实已挂满枝头。据悉,这片作为村集体经济的产业园,今年将产生收益,并会给贫困户分红……

  “村里金秋梨种植面积有1526亩,是我们这的招牌水果,已经大量上市了,红心猕猴桃也绝对不赖,记者同志记得告诉大家啊。”莫吉华时不时提醒一下我们,村里的水果品质很高,值得推广。

  ◆【记者手记】

  皮肤黝黑,热情似火,是莫吉华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天天在村里,所以莫队长和我们一样黑。”村民们笑谈。这位“干部朋友”走村入户,与村民相处融洽,的确是像火一样带来温暖。但是,对于家人,莫吉华是愧疚的,差不多一个月才回家一次,家里什么都顾不上。去年,甚至妻子住院做手术都没有请假去陪护。

  这位“干部朋友”默默工作,村民们记在心头。去年,一向不离岗的莫队长突然请假回家了,村民们到村部打听,才知道是莫队长的母亲过世了。感念莫队长对村里的付出,不少村民自发前往安慰。当时,莫队长的妻子热泪盈眶,瞬间理解了丈夫为何要日夜不归家,倾心倾力工作。

  干群同心,其利断金。在攻坚克难脱离贫困,创造小康生活的路上,有这样的“干部朋友”携手前行,滕长松说,他们信心十足。

来源:麻阳新闻网

作者:李青青 段唐平 李秋曦

编辑:张蓉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