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他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面对党和人民的信任,他既感到无上光荣,更感到责任的神圣。
4年多来,他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真实反映民情民意,切实为民办实事,把满腔的激情投入到执行代表职务和履行代表职责的工作中,积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他就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麻阳苗族自治县石羊哨乡李家村党支部书记傅锡和。

当好广大群众的“代言人”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就是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当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当好广大群众的代言人,切实维护好老百姓的利益。”傅锡和当选之初,就认真思考怎样切实履行好代表职责,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傅锡和深入基层一线为群众解难题
作为农民代表,如何履行好代表职责,做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当选之初,傅锡和就认真思考。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履职能力,丰富履职经验。他每天除了坚持看新闻,领会中央精神,还通过刊物和网络学习人大代表履职的先进经验和其他相关知识,自学宪法、代表法、组织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人大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认真参加全国人大、湖南省人大、怀化市人大的各种培训,这使他很快进入角色。
人大代表就是要当好广大群众的代言人。4年来,傅锡和尽可能把人民的呼声与政府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履行代表职责,发挥代表桥梁和纽带作用。他提出的建议案和情况反映达70项。这些建议和反映的情况涉及到政府工作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群众最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引起了全国人大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央组织部、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10多个相关中央部门和30多个地方部门的认真、诚恳答复,并得到了切实解决。2011年,傅锡和与其他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请求将怀化市列为武陵山国家连片开发困难地区的建议》,国家扶贫办对此作了客观科学分析,及时把麻阳等县列入了武陵山国家连片开发困难地区。《关于国家实施良种柑桔补贴的建议》、《关于请求解决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防洪堤二期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的建议》……一项项建议,无不倾注了傅锡和的心血和付出。

傅锡和调研贫困山区柑橘产业发展情况
关注民生,促使改善民生,维护群众权益,是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作为最基层的代表,最需要的就是多反映基层群众、基层单位的心声。为了当好代言人,傅锡和坚持深入农村农户,深入厂房车间。积级参与考察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村级公路改造的建设情况;参加县人大组织的“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听取社情民意。2009年,他向省交通厅递送了“关于解决石羊哨乡黄洞公路建设资金缺口的请示”,虽然只涉及到2个村,但得到了湖南省交通厅的密切关注和答复,及时将2个村的通村公路纳入了“十一五”通畅工程项目。2010年4月,工程顺利完工,2000多村民群众高兴得像过大年一样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烈庆祝。
当好商定国是的“谏言人”
“要用更具代表性的思维去思考和审视问题,全面反映群众的根本利益,保证建议和议案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全局性,这才是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这是傅锡和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年来的感受。
商定国是,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能。对全国人大代表来说,撰写并提出建议和意见是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权利。但要写出合格的议案和高质量的建议,并不容易,必须做大量的调研。傅锡和一方面积极参加省、市人大常委会每年组织本省、市的全国人大代表进行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努力提高代表水平,不断提升提议案建议案的质量。
2009年9月初,全国人大代表怀化小组前往麻阳、辰溪等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问题”的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和召开座谈会,傅锡和结合实际,在2009年全国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解决农业投入政策落实难的建议》、《关于落实目前农村电网改造所需资金的建议》等七项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作为农村基层的代表,傅锡和有很多农民朋友。4年多来,他的这些农民朋友们有了疑问困难或想法建议,就会通过电话、来信向傅锡和反映,有的干脆直接找到家里来面对面地跟他拉家常、吐心声。
对每一位群众的来信来访,傅锡和总是不厌其烦认真回复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根据他们提供的情况去调研、核实,认真总结其中的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在他提出的70余个建议和情况反映中,大多都是涉及农村公路、节水改造和安全饮水以及脱贫致富等方面的情况。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小组会上,傅锡和结合麻阳县农村综合改革成就,作了“关于土地流转工作”的发言。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的小组会上,他作了“国家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的发言,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肯定,并在人代会简报上专门刊发了他的发言内容。
依法治国是国家的基本方略。傅锡和积极参与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积极推进依法治国。除了参与审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还会同其它代表提出了《关于保障执业律师权利,推广律师在场权的建议》、《关于尽快制定<植物保护法>的建议》。同时,他还注重利用人大代表的集体力量,特别是注重发挥自己在农村工作和经营企业的优势,积极履行职务,服务群众,被大家誉为“四大员":代表之间的“联络员”,代表与省、市人大常委会的“协调员”,视察活动的“引导员”,新农村建设和民营企业问题的“咨询员”。
当好产业致富的“领路人”
走进麻阳苗族自治县石羊哨乡李家村,通村水泥路宽阔平整,幢幢小洋楼拔地而起。现在的李家村是“怀化市百强村”,人平收入7100多元。然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 李家村还是一个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的省级贫困村。提起李家村的变化,当地村民满怀感激:“一个是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再一个就得感谢带我们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村民们要感谢的这个“领路人”,就是傅锡和。
1991年,怀化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山地综合开发试验区,麻阳被列为其中的柑桔基地县。刚刚富裕起来的傅锡和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与李家村村委会签订合同,投入60多万元,开发荒山1200亩,建立了“东坡园艺场”,种植美国脐橙、冰糖橙和椪柑等优质水果。
1999年,傅锡和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东坡”牌柑桔证明商标,2000年正式注册使用,并抓好“东坡”柑桔品牌的宣传,提高“东坡”柑桔知名度,提高了柑桔的市场竞争力。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傅锡和爱“洋科技洋市场”但不迷信“洋产品洋经验”,既推进蔬果、套袋技术又坚持果园传统施肥,以猪、鸡、鸭粪和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保持果形、果色的美观和不受农药污染,“东坡”牌纽荷尔脐橙连续6届荣获省农博会金奖,不仅享誉大江南北,而且漂洋过海,进入欧美市场。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如今,东坡公司已成为拥有果园基地1200亩、固定资产5200万元、员工121人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1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200万元,实现利润300余万元。
个人富了,但他时刻不忘报效国家,答谢父老乡亲,把支援国家建设、帮助贫困乡亲脱贫致富当作自已应尽的职责。
李家村地处麻阳、凤凰交界处,山多地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畅,“省级贫困村”的帽子一直没能摘掉。因为缺乏科学种养技术,年轻人只好外出打工挣钱,村里土地被大量闲置。
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开发村里闲置土地,就必须引进新的致富项目,把潜在的财富转化为现实财富,使村民早日脱贫致富。傅锡和利用自己的柑桔品牌,与村民建立东坡柑桔生产“利益共同体”,实行互惠互利、共同滚动发展致富。2008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开发荒山面积达4800亩,种植柑桔38万多株,辐射带动周边村1万余农户,实施柑桔产业化建设3万余亩,人平柑桔收入近3000元。
李家村一组村民刘昌义夫妻二人都是聋哑人,父母常年卧病在床,家庭十分贫困。为了让刘昌义尽快脱贫致富,傅锡和以每月1200元工资聘请夫妻俩到自己的园艺场做工,并手把手传授柑桔种植技术,无偿送去苗木1500株,帮助刘昌义建起了10多亩桔园。如今,刘昌义年收入达3万多元,不仅建起了新楼房,而且还给儿子娶上了媳妇。近年来,傅锡和带领群众投资500余万元,修通村组公路18公里,硬化12公里,建起了的村联合小学;带头实行柑桔品改,建苗圃育苗60多万株,无偿送柑桔苗木35万株。
付出总有回报。傅锡和先后被授予“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乡镇企业家”、“怀化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选为湖南省科协委员、县工商联副会长、县柑桔协会副会长。2008年6月,荣获湖南省第二届“袁隆平科技奖”;2009年,被评为全省“农村致富带头人”;2010年,获国家科技部颁发“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科技奖”。
“虽然5年的代表任期就要结束了,但在我的心里,永远只有一句话:代表任职有限,服务群众无限。”傅锡和如是说。
来源:麻阳新闻网
作者:张可宏 雷国荣 莫青桂
编辑: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