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三棋

作者:黄泽生 编辑:张蓉 2011-10-25 15:41:26

 

     因为工作的缘故,前些天,我和单位的满主任去了一个叫野鸡坪的很偏远的村子。从汽车不能到达的地方开始,我们俩沿着一条小溪走了两个小时到了百丈崖,向导说翻过去就是野鸡坪了,我定眼看了一下这个百丈崖,山坡极陡,约有五六十度吧,直插云霄,哈哈,好家伙。心中不禁感叹起这野鸡坪的偏远来,脚步还是跟着向导往上爬,到了上气不接下气时,我们爬上了百丈崖,看见野鸡坪村就在崖下,村落集中,都是红土墙,青泥瓦的房子。我们歇了一下,便下崖走进了村,村子里除了偶尔传来几声犬吠外,见不到什么人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民们都上山下田去了......

  到了傍晚,村子里才恢复了生气,劳累一天的汉子抗着农具回了家,狗儿这时也跑出房子,摇着尾巴去咬主人的衣角,小孩乐颠颠地跑去牵爸爸的大手,女人倒一盆清水,取一根毛巾,放在堂屋的矮凳前,一切都安静而和谐。

  待到炊烟散尽,村里路边老槐树下的青石板上不知何时已围满了人,大家在下一种叫“打三棋”的棋,棋盘是画在石板上的,样子是三个口字套着,再在四角和四边的中央用线条连上,每条线上就形成了三个交叉点,横着竖着共有二十四个交叉点,比的是谁在上面摆的连三多就为赢,当然它的规则并不是就这么简单地摆,在第一阶段摆过后,要将对方夹在自己两粒子之间的棋子拿掉,再在第二阶段比谁摆的连三多,这样一来,里面的学问也就多了。这里的人们不知道围棋,又没有象棋,跳棋的棋具,只有这只需画上几笔,捡几粒石子,折几条树枝就成的打三棋,农闲时,老老少少都喜欢围到一起下下打三棋。

  因为要在这里住上几天,我和满主任也入乡随俗,吃完晚饭就去看他们下棋,和他们聊天,一会儿,大家就熟了。满主任说:“小黄,你的围棋下得不错,你跟他们下下打三棋吧”,我对打三棋也算是早就认识了,很小的时侯便守在外公身边看他下过,现在居住的小院里,也有两位老人每天都在空坪里面红耳赤下着这打三棋,有时饭后无事,我也会蹲在一旁,安静地看他们下。经满主任这么一说,倒也觉得手痒,便答应了。

  村子里的人见我上了,大概是觉得很新鲜,都围拢来看,由于生疏,开始两盘连输,后来我慢慢找到了一些感觉,又仗着一点小聪明,便不太容易输了。村长见我下得起兴,笑着说:“你等着,我给你找个高手去,他在我们村可是从来没输过谁啊”说完就匆匆走了。不一会儿,他带来一个断了一只手的汉子,随意的聊了几句,得知他是以编竹篓为生,一只手年轻时在一次山洪中被压断了,靠着另一只手,和脚的帮忙,他还是学会了竹编这门手艺。彼此礼貌的谦让了一下,便开始下棋,他果然厉害,一连十多盘,我一盘都没有赢,从他行棋的思路中,我开始理解到这种看起来简单的棋中的深奥。直到夜色已黑,人已散尽,我都没有赢他一盘,心中满是惊异,自然也有些不服。

  回到暂住的屋里,借着昏黄的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和他下过的棋来,感叹来自简单棋里那种深奥的力量,明白再微不足道的事情细究起来也自有他令人迷醉的地方啊!

  我决心再去他家,为棋,也为心中的迷。

  到了他家的门前,敲了门,门开了,他见是我,面上露出喜色,也不做声,回身搬来一张桌子,桌面上赫然画着打三棋棋盘。心有灵犀,我们也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静静的拿着石子下棋,这样又下了十多盘,我终于在轮到我先下的一盘中,抓住了他不知道是不是经意的一个小失误,赢了一盘,我非常高兴,他却盯着棋盘看了许久......

  第二天,到了傍晚,我还是邀他在老槐树下的青石板上下棋,他也高兴地应允,自然还是我输的时候很多,偶尔赢上一盘,便很是兴奋,感觉心中仿佛有鸟儿在里面欢喜跳跃,他似乎也很开心,指着棋盘边的棋子催促:“再来,再来......”

  第三天,我们完成了调查任务,要出山的时候,忍不住转头回望,却看见一个已经熟悉了的身影在百丈崖上的阳光里看着我们微笑,一只微举挥动着的手,和一只被山风吹得飘动着的空荡的衣袖。

  原来,有一种情谊,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

作者:黄泽生

编辑:张蓉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