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部郭公坪乡的几个自然村寨,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100.3亩,山林面积9700亩,现有246户、985人。
溪口,因地处回龙溪、迷龙溪交汇处而名,几个村寨依状似巨龙的青龙山而建,与回龙溪、迷龙溪相偎而栖。与龙为伴,与龙为邻,溪口似乎也蕴育着龙的灵气。
这里奇峰峻巍,环峙绿荫,沟谷幽深,定格水、石、洞的奇异;这里人文独特,相约远古悠久的历史;这里物产灵异,讲述现代生命的神话。
一、传说里的溪口:追寻远古地质的变迁
离县城50公里、老县城锦和10公里,是苗疆古哨口小坡。锦江河畔的小坡东边下游4公里是盘龙坡,往西上游2公里是雷打坡,自北是回龙溪沿长谷深涧融入锦江河,沿回龙溪北上3公里便是溪口,东边的迷龙溪也是从长谷深涧中走来,在这里汇入回龙溪。回龙溪西边是巍峨的青山,青山那边就是云贵高原;与青山对峙的是高高的青龙山,青龙山那边是江南丘陵的起伏。
传说,青山与青龙山原来是合在一起的,并没有现在的回龙溪、迷龙溪流淌的长谷深涧。说是在小坡上游30公里处的九龙洞修行的龙王三公主小白龙,爱上了当地一个英俊的后生,但一同修行的她的八个兄弟不同意。白龙连夜私奔,八龙连夜追打,血雨腥风,百姓遭殃。老大乌龙,老二红龙,尤其绝决,竟然施法开山裂土,山河一片狼藉。观音菩萨实在看不过,就出面阻劝。六条小龙顺服地到九龙洞附近的六龙山竹林继续修行;白龙执意下嫁情郎,被抽筋变为凡人,居住青山背面的白龙(湃泥垅);但乌龙依然兴云作雾继续作恶,被斩杀在小坡上游10公里处的乌龙溪(雾露溪);红龙依然喷火裂山,后见观音侍童送财童子挡道(十八坪仙人峰)便赶紧游回锦江河想返回九龙洞,韦陀严阵以待(雷打坡),又折身想沿锦江东下游回东海龙宫,观音侍女小龙女奉命阻拦(盘龙坡),无奈之下,火龙原路返回(回龙溪),中途往东开山裂石(迷龙溪),还想返回东海,见观音菩萨正等着他到来(湾里神女峰),惊慌失措间便钻进山底(观音洞),筋疲力尽间想钻通山顶腾空回东海,龙尾还在山底,就被观音菩萨及时施法镇压山中,并倒出净瓶甘露水浇淋龙身,用神水消除红龙天生的火暴戾气,让它经受水火相克的折磨。
这个传说只是一段远古地质变迁的附会。据出生溪口就职中冶集团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的田世丰教授考证:9-8亿年前,溪口处在滨海环境;8亿年后上升为陆地;5.6-5.2亿年,又沦为滨海和浅海;约2.3亿年前,由于印支地壳运动,溪口地壳褶皱、断裂,形成回龙溪背斜及迷龙溪断层向斜;约7千万年前的喜山运动,又进一步加强了上述断裂并使地壳继续升高;以后的岁月里,地壳运动还在继续,加上外力的风化剥蚀,就形成了溪口现在的地貌。
关于地质的变迁,还有一个皇斩龙的传说。据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巡游到此,生了一场大病,他无端以为是风神作怪、树神助威,便下令砍掉了所有的大树。又见没有树的山体俨然一条青龙,他自以为是真龙天子,岂容民间又生蛟龙?盛怒之下,挥剑将“青龙”拦腰斩断,形成了溪口上边1公里大坪东侧的皇斩垅。而且,盛怒的秦始皇下手太狠了,连与大坪隔回龙溪相望的大山也白白挨了一剑,形成了现在叫着白挨砍(白岩坎)的百米悬崖。
神话传说,诠释的是溪口作为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临界点的地质变迁。
二、文化里的溪口:传承原始初民的故事
文化,也是神话传说的延续。溪口向有舞龙酬神娱乐的传统,就5个自然村,却有三种功用不同的龙灯。长达20多节的游龙是酬神的磅礴;长度10余节的双龙则是送福祈寿,兼带“双龙抢宝”、“串花”之类娱乐人们的热闹;还有“滚龙”,仅5节,参加舞龙的把式必有武功,因为舞龙动作多为“地趟功夫”,“冒得几手扁挂(武功)是玩冒起的。”如果说,游龙还有几分对“龙”的敬畏,双龙也是对“龙”的崇拜,那么,滚龙则是对“龙”的一种戏谑。因为龙能给人们赐福,所以敬畏、崇拜;又因为龙让远古的溪口历经劫难,所以戏谑,那火龙不就是还被镇锁在观音洞么?这滚龙不就是“在人们的裤裆地下钻来钻去”,给劫难余生的溪口人赔罪么?
从传说里走来的溪口,是一个长期封闭的文化天地,使得它的文化特质依然古朴、自然,极少刻意雕琢的痕迹。
1、农耕文化。走进溪口,沿回龙溪、迷龙溪两岸阶地,稻田迭次,临溪田坎水车屹立,溪水冲击木片页推动水车咿呀转动,水车上的竹筒接连不断地装了溪水,倒入木笕(槽)中,潺潺流进水田,灌溉阳春(庄稼);阶地上方山坡梯田层层,写意农耕画境。收了谷物,晒干后,挑到临溪碾坊,就着水碾、水磨,脱壳、磨粉,享受农田耕耘的实惠。水碾、水磨,也是造纸的器具。往就近坡上砍了毛竹,放池中,注水,撒石灰,浸泡数月,取出碾磨成浆,用细镰捞起薄层纸浆,待结板后,晒干成纸张,就有了居家常用的手纸、书纸、香纸。
田园身后是人家,一律青石墙基,上垒取自田中的黄泥土墙,青瓦遮盖木屋,间或临溪吊楼,清泠树丛流水间的惬意。偶或见到老人闲坐屋前坪地,口衔烟杆,手执小铁环(火镰)击打随手在山里拾取的黝黑燧石,火星溅射头部已经碳化的小卷纸媒,点燃旱烟,吞吐远古击石取火的记忆。
有人曾在观音洞外洞底部找到一个泥质陶碗,直径约14厘米,只是这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期的物件,由于窑内火力不够,硬度很底,用力一掰就破成两半。这碗,记录溪口由来已久的农耕文化。
要耕作就要造农具,溪口至今还有犁口铸造的传人,先用两块砂岩制成公母(上下页)模具,在以白泥和冷蕨炭泥为内衬的熔炉里,加上木炭,手拉风箱鼓风熔解生铁,后将铁水倒进公母合体的模具内,冷却后即成一张铁犁。溪口的犁口曾经近售麻阳,远销凤凰、铜仁,那犁口匠,还曾被评为省劳模。
2、狩猎文化。临溪夹山而居的溪口,农耕是主要的,但却依然有着渔猎的传统。
涨水季节,沿溪扳罾,截流装篆,回龙溪上游喇叭溪鱿鱼洞随波而来的鱿鱼,迷龙溪源头迷龙洞跑出的黑鳍鲤鱼,是村民满载而归的收获;枯水时节,提网撒紺,一袋烟的工夫,餐桌便有了一道家常美味。
“见者有份”,是溪口赶山狩猎的传统。秋冬农闲,邻里相约,围山打猎,猎物头归首获者,猎物皮肉大家平分,即使参加赶山小儿,抑或碰巧路过行人,都分享一份“山货”的喜悦。
因为赶山狩猎的经年熏陶,溪口产生了一位“猎神”——“世维太”。农历九月初三,是溪口湾里院子田家祖宗田世维的生日。他的神龛在村口当地叫作“岩鹰木”的大古树底下。当地村民在上山打猎之前都要到神龛前跪拜,祈求他保佑出入平安,收获猎物,狩猎回来也要到神龛前祭拜,答谢护佑;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三,村民都要为他做生日,到大树下的神龛祭拜,祈求保佑,每家凑份子举办盛大的酒宴,举寨同乐,胜过新年。
因为狩猎的不容易,所以溪口人对于家禽家畜格外上心,竟然无师自通(自然通悟,没有师承)地创造了“软傩”,这“傩”有别于传统的“还傩愿”,一般是在年初选中一头小猪为“傩猪”,等小猪长大后在冬天屠宰,并举行的一种祈求先人保佑祭奠仪式。目的则是为了家禽家畜喂养顺当、避免瘟疫发生,兼带祈求家庭和睦、人丁兴旺、万事顺意。
3、军事文化。古时,湘黔交通水路沿锦江上下,小坡首当其冲,是为苗疆第一哨堡;陆路则必经溪口,加上又是凤凰苗民赴麻阳必经之地,使得溪口成为重要的军事隘口。
早在东汉时期,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统兵征剿五溪苗民起义,苗民兵败退居溪口湾里神女峰背后的白虎山顶扎寨(白虎寨)据守,官兵不能进。苗民苦于人员骤增粮食不济,所幸山野丛生一种灌木,结满一束束豆粒大小的红果子,涩里带甜,充饥度日。这帮助苗民度过饥荒的小野果,被后人称作“救兵粮”。后来,官兵染疫病丧失战斗力,马援也染疫身亡。马援临死前,审时度势,定下议和息战的方略。他的后继者假借马援名义与苗王达成和议,兵祸消解,白虎寨因此改名罢戈寨。因为马援为表诚意遗命两个儿子与苗家联姻(据《麻阳姓氏》载:战后,马援二子,一居贵州玉屏,一居麻阳齐天坪坡脚),是和平生活到来的首功者,所以在罢戈寨附近山顶建起了黑神庙,原来庙中立四尊菩萨,即苗王及其助手、马援及其使者。
时间推移到清代康熙年间,据罢戈寨曾家凼所立石碑记载,吴三桂反清军队,在罢戈寨设48营兵,当时每天开48铺屠供给肉食,至今残留战壕、掩体墙、跑马场、练靶场、吴王营、瞭望台等古代军事遗迹。
象征和平的黑神庙是神圣的。这始建于公元52年,最初名为“老祖庙”的神殿,曾于1341年被平蛮(湘黔红巾军)归来的田德兴元帅改名伏波庙,但人们一直愿意称它作“黑神庙”,因为缔造和平的不仅是马援,还有苗王。神圣的黑神庙是不容亵渎的。据传,吴三桂反清得天助,天降“吴王印”,所以从昆明发兵,一路披靡。但他安营罢戈寨时,脏损了黑神庙,黑神命天鸡啄走吴王印,吴三桂因此兵败病死。从此,白虎山“虎身”化作天鸡化身——鸡公山,“虎头”化作失落吴王印的大印岩;石达开统领太平军路过,毁坏庙宇,砸毁历代石碑,黑神恼怒,致使石达开惨死大渡河;蔡锷讨袁军过路,士兵参拜,神助勇败北军,最终袁世凯暴死北京;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路过,秋毫无犯,顺利席卷大西南……即使“破四旧”的日子,残破的黑神庙依然香火络绎不绝。
罢戈寨坡下的黑洞,当地称之为“苗王洞”。后黑洞仍留有古城门,城门青石砌就,拱形,高2.5米,城墙厚1.5米。老辈人说,城墙上原来建有木结构哨楼。黑洞二道门有巨石门柱分立两侧,洞中遗留许多土床、石灶,据说都是苗王驻军时建造的。砌有城墙的还有湾里神女峰侧后的腰子洞。
火器是近现代战争的利器,火药则是火器必不可少的备料。溪口岩屋和溶洞中的石块石粉上长有一种叫“硝”的白色物质,人们用水浸泡硝石,使硝溶解于水中,再把硝水倒入大锅加热,提炼硝粉,最后按照比例加入适量碳粉、硫磺粉制成黑火药,便有了使用火器攻防的原料。黑洞、腰子洞、迷龙洞,都有颇具规模的炼硝场、炼硝灶,据说都是历代军事冲突的遗存。
三、大山里的溪口:讲述人居福地的神话
深处大山峡谷中的溪口,是“生态苗乡”的缩影,是一个神奇的人居福地。
1、生奇景。溪口据两溪灵气,回龙溪远来,迷龙溪源头迷龙洞。暴雨季节,洪水自迷龙洞涌出,直奔回龙溪而去,浑浊山洪汇入回龙溪,激荡半江碧绿半江橙的奇观。或是雨后初晴,迷龙溪水已经消退清澈,而回龙溪水依然浑浊,或者回龙溪上游凤凰境内在暴雨而溪口一带晴日高照,“泾渭分明”的典故常在这里演绎。两溪沿岸,雨季瀑布飞溅,旱季泉水叮咚,夏日凉风阵阵,冬日烟雾缥缈,小径沿溪通幽,小桥流水人家。沿迷龙溪寻访溪水源头,体味江河探源趣味,也自由一番乐趣。
溪水灵气不离山石奇趣。青龙山逶迤溪侧,厮守一段神话。据说青龙竟能“下蛋”,曾有村民偶于“龙体”硅石层中拾得一“石蛋”,大如排球,表面许多同心圆纹路,酷似车床精心打磨过一般。是前人精制?是外星遗留?是恐龙巨卵?令人称奇。迷龙溪北岸山岭,西段若雄狮西下,是狮子岭;东段岩石斑白似虎头高昂,名白虎山;中间如仙女缥缈而来,叫神女峰。白虎守东,雄狮镇西,神女相依,青龙外护,一方平安祥和的风水宝地。还有吴三桂丢失“吴王印”的大印岩、迷龙溪南岸山巅形如香炉的香炉岩、回龙溪西岸熊娘岩、猴子岩,无不诠释此处山石的奇妙。
地处云贵高原与江南丘陵临界点的溪口,溶洞密布,在半径不到1公里的范围内巨大天然溶洞达6个之多,钟乳石笋琉璃洞天胜景,溶洞之妙尽在其中。观音洞洞口竖直,外洞呈30°角斜下,经仅容一甬道与内洞相连,一路人神龟献寿、仙翁寿须、雄狮摆头、天官朝笏、鲤鱼承露、观音莲指、幽径朝寿、农家磨坊、寿星迎客、琼台垂帘、龙女望兄、龙霖甘露、瑶池玉液,胜景叠现;腰子洞大小洞连环相通,洞中有洞,刀山倒悬,雨山春笋,仙女寿桃,张飞下山,定海神针……前黑洞、后黑洞有紫金山、仙人房、群仙会、犀牛池、看牛娃、镇妖塔……迷龙洞可行船游览群龙迎宾、坐井观天、千丘梯田、倒铺天钟……燕子洞处悬崖峭壁,尚待探寻。
2、留奇俗。龙灯有三种舞法,或敬或崇或谑;水车咿呀,水磨淅淅,水碾隆隆,火镰燧石,泥砖木屋,刻写农耕遗俗;结网以渔,见者有份,先祖猎神,软傩佑畜,传承狩猎古风。“做好事,积阴德。”从传说里走来的溪口,农闲时节,人们常自发修路铺桥,让这湘黔古隘口古道四通八达。湾里院子,迷龙洞附近,有青石垒堤,堤内东山有“千邆岩”,古道一千级石阶,均大石板铺就,路侧石碑记载,石阶乃清代乾隆年间遗存。山间岔路奇多,但不用担心迷路,因为每逢岔路,必有石碑标明方向去处。山路附近多泉,逢泉必有碗瓢方便路人饮水。溪口人习惯稻田耕种季节放养鱼苗,鲤鱼、草鱼长成,从无村人自盗。若有人沾染痞子抢饭(匪、盗)习气,村人侧目,绝难立足村里。
3、出奇人。猎神田世维,是狩猎的神话;晚清的溪口还出过一个大学士和一个举人。大学士叫田继馨,文武双全,习武所用大刀重100余斤,辞官归里后,文武百官还常来拜见,并在溪口村寨一里处的回龙溪畔文昌阁赐建回龙阁,路人整衣冠而过,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蜚声一时。田继馨墓葬凤凰猴王洞,墓被盗,仅存大学士墓碑三块;举人是田继馨侄子,中举之日,全县大庆一天,举族大庆三天。中举后不愿进腐朽朝廷为官,潜心家乡教育,据说锦和城墙和南门大堤,是他在民国时重修,昔日锦和南门堤有文士撰写“田公”修建功绩石碑;大革命时期,溪口湾里院子田世忠,作为由孙家信为书记的中共麻阳特别支部委员,参加了麻阳农民夜校、农会的组织成立工作,并成为西晃山革命根据地的骨干组织者之一。麻阳红色革命被“湘西王”陈渠珍部顾家齐旅围追堵截、加上叛徒内讧失败后,他与赵盛林奉命转移贵州榕江,中途遇袭,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溪口出了田天求、左金菊两位省劳模,出了田世丰这样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还有留美硕士。作为天然的人居福地,溪口985人的大家庭里,目前有70岁以上老人79人,其中70-79岁51人,80-89岁26人,90岁以上2人。
4、产奇物。福地产奇物,漫山都是宝。邻近峻岭深林里,竹笋、蕨菜、葛根、菌菇……随处可遇,季季尝新;放养的牲猪、鸡、鸭、鹅、山羊,随意环保的精心;家酿酒,泡菜坛,逢年过节制作的露兜面、糍粑、蒿菜粑、社饭……刻意饮食的美味。
最神奇的是溪口的水。溪水水质硬度大,具有漂白作用,棕叶蒲扇放溪水中漂洗几次,常洁白如玉,长期以溪水洗漱的溪口人,皮肤的光洁是经常上美容店的人们难以企及的;观音洞的山泉更奇。经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与健康室检测,观音洞山泉“含有人体必需的K、Na、Ca、P等常量元素,长期饮用富含Ca、Mg的天然水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含Se较高。S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因脂质过氧化物堆积而引起的心肌细胞损害,Se在维持心血管结构和功能方面也起积极作用。适量的Se摄入,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产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能防癌、抗癌,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利于延长人类寿命”,而“有害元素均远低于国家饮水标准以及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5749-2006),其中Pb、As的含量仅为两个标准规定的最低值的几十分之一,Cd、Ba仅为最低标准值的几百分之一。”结论是:观音洞山泉“水样中含有较高的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钙、磷、钾、钠、镁;适量的铁、锌、铜、锰、硒、氟、铬、镍、钒、硅;以及极低的且远低于国家饮水标准的危害元素铅、镉、砷等。根据分析结果,麻阳县溪口泉水为优质泉水,长期饮用有益于人体健康。”
怀化人来了,湘西自治州人来了,江西人来了,黑龙江人来了,内蒙古人来了,北京人来了……郭公坪乡政府组织人就近统计表明:喝了观音洞山泉的人们,多年不治的风湿病、胃病、偏瘫、哮喘、脑血栓……麻阳的、凤凰的病人都从病痛的煎熬里解脱了出来,有的完好如初。来自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的杨彩莲,已经66岁了,因为脑血管阻塞引起右身偏瘫,右手无法抬起,生活自理困难。2009年12月,在丈夫的陪同下,在溪口居住了43天。在与溪口人同吃同住的日子里,夫妇俩收获的不仅是苗家做客热情,还有杨彩莲病情好转,偏瘫多年的右手竟然能提水、扫地,行动自如了。他们是在百般感激的热泪里告别溪口,回家欢度春节的。
从传说里走来的溪口,是远古地理变迁神话;与古朴相伴的溪口,是原生态文化的神话;与龙为邻的溪口,是人居福地生命的神话。
作者:黄军
编辑: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