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县城一角
锦江广场一角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边陲,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地处北纬27°32′02″-28°01′46″,东经109°24′43″-110°06′22″。东与辰溪县相连,南与鹤城区、芷江县接壤,西与贵州省铜仁市交界,北与凤凰县、泸溪县毗邻。东西宽55公里,南北长66公里,总面积1568.19平方公里。
县城高村镇,宋为“富州城”,锦江(又名辰水、麻阳河,系五溪之一),穿城而过,分东南北三两部分,总面积1.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8平方公里。镇内主要街道25条,纵横交错,商铺林立,鳞次栉比,有209国道和枝柳铁路通过。全镇设居民委员会5个,总户数11550户,总人口27104人。高村镇是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麻阳地势西、南、北三面较高,中部较低,朝东倾斜开口,呈筲箕状,海拔最高1405米(西晃山),最低130米。以丘陵为主,平、岗、山原兼有。平原分布于锦江及其支流沿岸,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系县内主要产粮区;丘陵分布较广,纵横交错于各乡镇之间,层层梯田,柑桔遍野;岗地分布于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分割零乱,呈馒头状,是经济作物主体地带;山原分布于南、西、北三面边缘,峰峦起伏,林木茂密。全县森林资源面积103760.70公顷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4.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6.48℅。山地野生动植物广布,树种有91科、553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有云山伯乐、银杏、香果树、核桃、擦木、侦楠等28种;中药材有82科550种。野生动物有8科29种。矿藏有铜、铅、锌、硅盐酸钾、重晶石、钒等17种。
麻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2.9℃-17.4℃,降雨量1300米,日照1421.8小时,无霜期255天,适宜于动、植物生长。
西晃山上的蓝天白云与青山
麻阳地处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的梵净山延伸部分,素有“武陵码头,湘西门户,苗疆前哨”之称,境内自然景观颇多,山青水秀,万山叠障,风光绮丽旅游资源具有地文景观类、水域风光类、古迹建筑类、民俗类等多个类型。这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军队缔造者之一,新中国铁道事业奠基人滕代远的故乡。这里有古老神秘的中国盘瓠文化,是中国盘瓠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这里有浓宿楚巫文化的现代民间绘画在1988年麻阳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这里有明朝一代“怪臣”满朝荐的传奇;这里有沈从文笔下的《长河》。麻阳在古代即因其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就有浮石烟村,西晃晴云、苞茅遗址、东湘水月、剑潭春浪、岩龙盘洞、莲柱擎天、石羊仙踪八大景致之说。且大部分至今犹存。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曾留下“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的佳句赞美麻阳。
锦江村寨
石羊哨温泉
自然景观秀丽多姿。巍峨的西晃山,海拔1405米,四周群峰叠起,高耸入云,峰峦云海,景致优美。是游客的“野趣天堂”;清凉山,5000亩林海松涛,空气清新,奇树珍木,恐龙奇洞,药泉神水,令人留连忘返;雄山,山峰重叠、峡谷幽涧、溶洞怪石姿态万千,是一天然风景区;文明山森林公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为复合型城市公园。以岩龙盘洞为代表的数量众多的溶洞群,形态各异,如诗如画。发源于贵州梵净山南麓的锦江河,是秦汉时期的“五溪”之一,汇载着厚重的苗族人民迁徒和奋斗的历史;锦江十八滩河流,有惊无险,摄人心魄;黄土溪水库5997亩水面碧波荡漾,渔村苗寨,群岛孤屿,风光迷人。特别是区内高品质温泉资源,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充满了不可低估的开发价值和前景。
滕代远纪念馆
满朝荐书院
人文景观底蕴浓厚。建于明永乐二年的漫水盘瓠庙及锦河沿岸的盘瓠庙宇遗址,是国内保留最多最完整的一个盘瓠庙群,牵动着海内外苗族人民祭祖寻根的情丝;太仆祠记录苗族一代先贤满朝荐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高大形象,为苗乡旅游的一处圣地;滕代远纪念馆永恒纪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族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为后人树立了万代典范;南方长城源头及古军事遗址诉说着苗族人民不堪压迫剥削而不屈抗争的历史;新营石碾群历经几百年风云变幻,年代变迁,至今保存完好,充分体现了苗乡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证明;灵山天王庙,在苗族人们心中享有很高的地位,神奇的传说在湘西民间广为流传;锦和古城800年县治,遗迹犹存;马南战国文物群记载着麻阳灿烂的文明。
盘瓠文化旅游基地
在民族风情方面。麻阳先民从荒蛮的远古沿习至今遗留下的古风遗俗,巫风傩舞、盘瓠崇拜、宗教信仰、乡俗礼仪、神话传说、饮食起居、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民俗,形成了与外地迥异不同的民俗风情和特色。优美的自然风光,辉煌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充满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和丰富的苗乡土特产品,使麻阳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编辑: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