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一天,与同事观看湖南经视约法三章栏目播出的“百岁老人们的长寿之谜”。正在播放我祖母讲述她当童养媳时期生活的镜头。虽已是百年前的事,那一幕幕仍然清晰地印在她脑海,成为永远的伤痛。每次提起,都是眼泪盈眶。作为儿孙的我不愿跟她提起这往事。而记者的采访又勾起了祖母对往事的回忆,让我心酸心痛,不忍再看。
这自然会让人联想到祖母是一个苦命、哀怨的老太太。事实并非如此,祖母虽然一生命运多舛,却从不哀怨世事的不公、自己的命苦;相反,她是一个心态极其平和的老奶奶。
九岁为媳
祖母于一八九八年七月初一出生在麻阳苗族自治县锦和镇黄家团村。三岁丧父,五岁丧母,与兄长一起生活,由于家庭穷困,9岁时,被兄长卖给了邻村一地主家病入膏肓的小儿子做童养媳,算是冲喜。
封建社会有句老话叫“媳妇熬成婆”,可见过去媳妇地位的卑微。穷人家的孩子做了童养媳,自然境遇更差。当时童养媳是不可以跟主人家一起吃饭的,祖母每餐的下饭菜就是一个辣椒,自然是见不到肉的影子。
饭吃不饱,活是照样要做的。婆婆规定她每天用大背篓背一大篓猪草,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就是棍棒侍候。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Ky:PAGE}
当时,地主家的大儿子已经娶妻生子。祖母说那嫂子人挺好,每次都帮忙扯猪草,让她帮带孩子,这样可以让祖母少挨些打。每次提起这事,祖母总是充满了感恩。
有一次,祖母生病了,身上长满毒疮,婆家并不去管,只记得叫她完成每天的“工夫”。也是嫂子帮助干活,让她好好养病,还偷偷拿来东西给她吃。谈到这,祖母的泪眼里多了几丝欣慰。
十三成家
一年后,地主的儿子病重离世,祖母也被领回。13岁时,姑姑为媒,把她嫁到当时穷困潦倒的爷爷家。祖母回忆说:“刚进门时,你爷爷家连碗都没有几个,酒席都是亲戚家接济的。”旧社会的女性并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命运,更别说去在乎婆家的状况了。
曾祖父是个不顾家的人,只知道吃喝嫖赌,不过几年把房子给输掉了。失去家园的祖母一家只得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无奈,从她所感激的地主家租来个破亭子,与祖父找来些木柴做挡风墙,这才有了可以栖息的住所。
当时,一无所有的人,为了活命,只得给地主做佃农,由于利息过高,一年下来,连温饱都无法满足,只得过着借借还还的日子。封建地主们实行借一还俩。他们知道你没有偿还能力,一般都不肯借的。为了孩子,穷人家也是苦苦哀求,村里的地主勉强动了“恻隐”之心,拖出藏于床下的陈米。米都已经长出许多米虫,这样的米,也得借一还俩,而且必须是新米。
艰难的日子里,祖母竟从未流过一滴泪,也没诉过一声苦。或许她本来就没有怀恨过吧? {Ky:PAGE}
携手齐家
祖母常跟我说:“当时,你爷爷是非常顾家的。为了生活,我们编过斗笠,做过灯笼,你爷爷不认识一个字,却跟着人家学写对联卖。大人要干活,小孩从来都是大的带小的。十岁以上都要帮忙干活的。你大姑最懂事了,是家里的一个主要劳力,人也很节俭。请人做事时,家里炒肉吃,每个孩子一块,她总是能得到客人的赞扬:‘这孩子多懂事,舔一口肉,就吃一口饭。’”
由于祖父母的辛勤,从一无所有到开小作坊。解放初期,划成分时,家里已经有了不少大洋,存了几大缸蜂蜜。我常常与祖母开玩笑说:“要不是闹革命、解放人民,我现在怕也是富商家的大小姐了!”
生死离别
祖母一共生过四儿三女,现在只有我父亲一人健在。当时生活条件恶劣,根本不存在坐月子,常常是刚生下孩子,就马上下地劳动。
祖母第一个生的是儿子,婆婆很高兴,头十天竟然每餐煮上两个鸡蛋给她补身子。这是祖母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然而这个孩子的出世并没有给祖母带来多少好运。几个月后,祖母背着孩子用水车辗米,不巧水车被卡住了,她就拿个长棍去搅拌水车,车速太急,连棒带人都卷了进去。是祖母命大,正好被附近做农活的村民发现,救了起来。可祖母的鼻梁却被绞断,用灯芯缝了好几针,还好,只留下个永恒的伤疤,对以后的生活没有大影响。只是孩子终究没有被救活。
在那个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年代,自然是犯下“重罪”,受到婆婆的重呵。也许是经历了这样的丧子之痛,之后每次亲人的早早离世,我们都看不到她悲伤的影子。记得伯父70岁去逝时,祖母只是在他床前坐了一上午,离开后,照样平静地生活。似乎伯父只是在她面前安静地睡着了。 {Ky:PAGE}
宁静平和
祖母一生热爱劳动。从2003年起,祖母搬到县城与我们同住。刚到的第二天,在喂小鸡时不慎摔倒,左腿摔断不能行走,每天只能坐在房里看电视。天气好时,我们就会推着轮椅带她出去逛逛。祖母总是闲不住,时不时地穿针引线纳花袜底(鞋垫),干出的活还真不比姑娘们的手艺差,我学了好久也没学会这精巧的手艺。虽然行动上有了一点不便,但祖母依然心态开朗,处事乐观,“知足常乐”是她百年的生活体会。
祖母生活很有规律。在饮食方面,一直以素菜为主,从不过量,喜欢吃叶子菜,青菜之类的蔬菜,不特别喜好鸡、鸭、鱼、肉类的荤菜。平日吃饭时,我们晚辈总喜欢多夹些肉给她,她就会唠叨:“怎么不给我多夹些新鲜菜(蔬菜)啊?”祖母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天坚持饮水,不吃酱油、味精等着料,也不抽烟、不喝酒。祖母一向爱整洁,五天洗回澡,每天洗次脚,三天不换衣服就浑身不自在,而且她每天都要求用凉水洗脸。
祖母辛苦了许多年,日子过得不容易,做为儿孙,我们有自己的工作,不能整天陪伴,只要一有空就会去看看她,买来她爱吃的糖果,陪她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讲身边发生的事情。祖母总是慈祥、平静而又满足地和我说话,关心我的工作、生活。看到儿孙满堂、后辈孝顺,她感觉很幸福很满足,而作为晚辈的我们,每每看到她花白的头发,就倍感辛酸,不愿再与祖母谈起往事。
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风浪坎坷,人才能如此淡泊坦然吧?
来源:县长寿办
作者:龙桂萍
编辑: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