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00,富州中学校门口,滕霜凌总会守在护学岗前排,接过家长手中的书包,叮嘱学生“慢点走”。自2023年任职富州中学校长以来,她带着“温暖每一个生命”的理念,让这所县域中学成了家长口中“放心送、愿停留”的校园。
“教育就是把孩子的‘不好意思’当成大事。”滕霜凌的这句心里话,源自刚任职时收到的一封学生来信。信中孩子提到“食堂汤喝完了,不好意思再要”,让她当即行动——当天就守在食堂,下午便要求后勤“汤桶随时补”,彻底解决了学生的小顾虑。
这个细节只是滕霜凌暖心办学的一个缩影。在富州中学,学生们总说“校长妈妈”的目光无处不在:路上,她会为迎面走来的学生轻轻抚平翻卷的衣领,提醒“天凉添衣”;操场上,她化身为细心的“监理”,与工人严谨核对施工细节,确保学生能有个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食堂里常看见她巡视的身影,确保孩子们吃得饱、吃得暖。家长黄芙蓉作为膳食监督员更是深有体会:“上周提了‘多炖汤’的建议,第二天食堂就加了排骨汤,这样的回应太贴心!”
1996年投身教育的滕霜凌深知,“教师稳,课堂才稳”。她主导的“青蓝工程”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音乐教师陈璐就是受益者。“第一次公开课忘词时,滕校长悄悄递来纸条‘看孩子的眼睛’。”陈璐回忆,在校长手把手指导下,她不仅站稳了讲台,还成了古筝校本课程负责人。
这份温暖传递也让曾经的“沉默小透明”张娅媛破茧成蝶。滕霜凌发现孩子的内向后,安排“一对一”辅导并鼓励她加入古筝社团,还特意提醒陈璐“多夸害羞的孩子”。如今,张娅媛已是古筝社团领奏,在艺术节上绽放光彩:“校长说我手型好看,这句话让我有了勇气。”
在科技创新教室,学生们熟练地操控无人机穿越障碍,指挥机器人完成点头、射击、爬坡等各项指令,并向滕霜凌校长展示成果,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滕校长倍感欣慰。
“双减”背景下,滕霜凌推出“基础+拓展+特色”三级课程体系,开设机器人编程、古筝等12门校本课程,彻底打消了家长“不如多做题”的顾虑。“有位爸爸看孩子操控无人机时眼里的光,当场说‘比玩手机强’。”滕霜凌笑着说,现在科创课报名,家长比孩子还积极。
课程改革结出累累硕果:无人机编程班的薛佳豪同学被省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录取;2024年举行的县十三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多位同学获一等奖,全校获奖人次达300余人;科创团队拿下怀化市3个奖项,学校获评“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与此同时,“1+X”教育模式推动学校录取率逐年提升,多名学子考入理想院校。
“安全是底线”,是滕霜凌的“校长准则”。她升级校园监控,每月搞消防演练;她严格监督食堂后厨的清洗与烹饪流程,并同步打造“智慧食堂”,实现食材溯源信息家长扫码可查。此外,还聘任了30名家长担任膳食监督员,共同守护学生营养与安全。滕霜凌还带头家访,去年冬天,她见山区学生穿单鞋,当场联系企业捐了100双棉鞋。
在教学提升上,滕霜凌同样不松懈:她聚焦课堂主阵地,坚持内外兼修:对外,组织教师与长沙长郡教育集团线上研讨,拓宽教学视野;对内,联合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会、与其他教师常态化巡查听课,把握学生听课状态与教师授课质量。任职一年多来,滕霜凌获评“麻阳优秀校长”,但她坦言,最珍贵的“奖状”是学生的笑脸和家长的信赖。
从清晨护学岗到深夜备课室,从课程改革到食品安全,滕霜凌用29年坚守证明:“温暖每一位学生”。富州中学的变化,正是麻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注脚。相信有了更多“滕霜凌”的守护,麻阳孩子在家门口就能遇见温暖的教育。
来源:麻阳融媒体中心
作者:范莉 满妍玉
编辑: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