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砥砺前行新跨越

编辑:张蓉 2018-10-22 15:02:13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麻阳苗族自治县迎来了与时代谐频共振的发展机遇。优化经济体制改革,搞活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行生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产业化多元升级,鼓励科技创新,奋力挤进现代化市场前沿,把握市场配置,紧扣粮食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促使该县逐渐摆脱了产业门类单一的落后山区农业县,迈向三次产业共同发展的新景象。党的“十九大”以来,该县商业贸易发展对助力全县精准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绘就长寿苗乡新时代画卷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县长寿产业园 

       产业深度融合

  1988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新建扩建一批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工业生产出现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截止1988年底,该县有国营工业企业28家,集体工业企业89家(含村办、几户联办),私营和个体工业企业2031家,初步形成以电力、造纸、食品、化工、冶金5个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完成工业总产值0.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7.18%。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逐年加大工业招商力度,工业经济乘势而上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了以冶金、食品、电力、建材为主要支柱的工业经济体系。截止2007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15.36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63亿元,上缴税收3040万元。

  2017年,麻阳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有31家,完成现价产值72.99亿元,是2007年的7.81倍,年均增长22.83%;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9.79亿元,是2007年的6.26倍,年均增长20.14%;上缴税收7702万元,是2007年的2.53倍,年均增长9.74%;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高新技术企业3家,食品、医药企业12家,通过关停并转和引进新兴企业,传统产业特别是高能耗企业比重逐步下降。食品、电子等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已具规模,产业结构趋于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工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依托该县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突出发展长寿产业。在工业集中区规划建成长寿产业园,以食品、保健品、生物制药产业为重点,着力打造武陵山片区专属的长寿食品产业园,已有米米生态、锦江农汇、伟兴鑫鑫、智信能源等项目入驻生产。以米米生态、锦江农汇、锦江泉酒业、苗家王食品、利农科贸、益生生物为代表的食品、医药产业集群助推了“股田制”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实现产业深度融合。

  商务率先引领

  1988年以来,麻阳苗族自治县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建设体系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来,外经外贸、招商引资等市场化运作手段成为助力该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经统计,2008年该县引进合同项目达64个,合同引资35.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8亿元,年均增长120%,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6个,利用外资437.8万美元,打破该县历史上利用外资零的突破。泰安硅业、金环水果市场、城东综合开发、农资建材综合市场等重点项目规划实施。

         到2017年,该县招商引资掀起新高潮,锦江花园大酒店、麻阳大农业电商物流产业园、LED光电产业、文名山长寿森林公园、城东广场等一批更具时代引领的城市化升级项目纷纷落地或建成,一批知名企业集团如约汇聚投资,携手共建幸福新麻阳。

  投资高速增长,带动商贸流通蓬勃发展。近年来,该县商贸流通业持续保持年均12%的速度增长。2017年,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同比增长11.6%,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4.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7%。边贸市场、特色小镇等乡镇市场功能建设趋于完善,购销大幅提升。

 冰糖橙收购车间 

        品牌铸造热度剧升。“麻阳白鹅”牌商标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利农LIN0NG及图”牌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乡里苗家王”牌等6个商标荣获“湖南省著名商标”,“锦江泉、JINJIANGWANG”牌白酒等3个产品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

  紧跟“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2017年,该县具有外贸进出口企业5家,利农五倍子、泰安贸易、翼虎等企业可直接通过怀化口岸通关,开放麻阳实现举步融入世界大市场竞争创汇能力。

  以湖南三通慧联为引领的电商团队推动该县电子商务发展。目前,基于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以家庭宽带为依托的网商达50余家,年交易额达数亿元,仅柑橘一项销售超过4万吨。

  怀化精准扶贫?媒体电商产业发展麻阳特色产品考察对接会现场

        科技创新驱动

  1988年以来,麻阳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县委、县政府出台系列科技发明创新奖励办法,积极争取科研项目资金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大力推广科普普及。

  2008年,共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项,《高γ-氨基酸发芽糙米开发》、《优质冰糖橙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获得省市资金支持。为农业产业化耕植,农产品品改提供技术支撑,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

  伟兴鑫鑫电子科技公司生产车间

        到2017年,实现有效发明专利15件,企业专利转化率达90%,产生经济效益1600万元,新增利税200万元,在全省兄弟县中名列前茅,专利申请量呈逐年攀升态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5%,提前完成小康目标。现有米米生态、伟兴鑫鑫等3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高新技术产品企业。新组建集农业、林业、农机、畜牧水产、知识产权、环境与气象、医疗保健等领域为一体的专家团队,为全县企业开展技术咨询、专利申请和项目合作服务,对大学生创业及百名种植大户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并对各乡镇卫生院进行医疗保健科普知识宣传及骨干培训,为该县科技创新驱动提供充沛的高素质人才储备。

       粮食防控安全

  1988年以来,麻阳编制完成《麻阳苗族自治县粮食风险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数据库,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真正实现需要时有粮可用、有粮可调、有粮可供的保障目标。

  2007年,完成县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对县粮油经济开发公司进行破产重组和债务剥离,通过加大资产处置力度,争取优惠政策等多渠道筹集资金1150万元,付清企业职工安置补偿金,并将全行业150名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保和医保,解决离退老人后顾之忧。

  建立粮食市场监测网络及粮油信息周报制度,加强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的监测分析,增强粮食调控的预见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粮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粮食风险预案保障机制,确立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为粮食应急加工、储运、供应制定企业,维持粮油市场稳定。

  到2017年,该县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协调、企业运作”的原则,确保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的平衡。粮食储备达到4500吨原粮和100吨成品粮目标任务。大力推进仓储设施建设,该县粮食储备扩建项目被确定为全省标准储备库建设项目之一,建设仓容规模为2.5万吨,总投资2350万元,修建总建筑面积6048平方米的标准化仓库5栋。目前,1万吨标准化仓库2栋,1.2万吨标准化仓库2栋已建成,0.3万吨标准化仓库1栋正在筹备中。定期组织“查粮情、除隐患、保安全”的粮食安全大检查,提升科学保粮功能,按质保量提供军粮供应。

编辑:张蓉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