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夏季高温注意防范马蜂蜇

来源:麻阳新闻网 作者:李光 编辑:张蓉 2018-10-19 08:56:33

  8月27日,尧市镇柑子坪村发生一件令人痛心的事:该村一位50多岁的奶奶带领两个孙子上山打板栗时,不小心招惹到树上的马蜂,三人被蜇后出现不适,因缺乏基本常识没有及时就医,其1岁的孙子最终被蜂毒夺去了生命,大人和3岁的孙子经医院抢救治疗后已康复。

(图片来源网络)

  夏季气温的升高,马蜂活动日趋频繁,其生长、发育、繁殖、筑巢速度也逐渐加快。广大群众在户外山林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范马蜂蜇!

马蜂(图片来源网络)
挂在树上的马蜂窝(图片来源网络)

  据相关资料介绍,马蜂学名胡蜂,俗称马蜂、黄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的可致死亡。

  马蜂的毒性有多大呢?农村里很多老人都会说 “10只马蜂蜇死一头牛”,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蜂毒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水分占80%~88%,还含有若干种蛋白质多肽类、酶类、组织胺、酸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人体受蜂蜇后,最初只是出现受蜇部位的肿胀、充血,皮肤温度升高,有烧灼感,但这只是蜂毒产生的局部作用,而对有过敏体质的人来说,会迅速出现眼睛和脸部的肿胀、腹痛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接着出现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严重的因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死亡。

  蜇伤之后需及时进行应急处理:先用氨水、肥皂水、苏打水等碱性液体清洁伤口;然后用消毒针、镊子等将其马蜂的毒刺拔出,但不要挤压,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再拔火罐吸出毒汁,减少毒素的吸收;接着用冰块敷在蛰咬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感,疼痛剧烈可以服用止痛药物;如果出现呕吐、头痛、恶心、晕厥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为了预防马蜂蜇伤,专家提醒:从小教育孩子,不要因好奇或者无聊招惹马蜂;与马蜂遭遇切勿惊慌,镇静通过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在野外尽量避免接触灌木等马蜂栖息地,若遇蜂巢应绕行避开;受到马蜂围攻,不要狂跑,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蹲伏不动,然后往反方向离开或隐蔽;马蜂围攻别人时,不要贸然救助,条件允许,可携带火把驱赶马蜂;前往林间时,尽量选择穿着厚实完整的紧口衣服,戴上帽子,避免露出胳膊、小腿等部位,也不要穿颜色鲜艳的衣服,不要涂抹化妆品和喷香水;家里或者单位要经常修剪种在周围的树木,翻松土壤,减少马蜂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要少种多汁植物,减少马蜂进入房内的机会;倘若发现马蜂,不可好奇去观察,要尽快逃离,尤其是野外作业的工作人员应该穿着长衣长裤,并随身携带急救用品。

专业人员处理马蜂窝(图片来源网络)

  消防部门还提醒广大市民:一旦发现马蜂窝,千万不要擅自去捅,应该马上报告消防队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前去处理。

来源:麻阳新闻网

作者:李光

编辑:张蓉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