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启亮:一个下岗职工的绿色追求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黄巍 雷国荣 滕建雄 编辑:张蓉 2014-11-22 17:37:48

 

一个下岗职工的绿色追求 

 

 

 

陈启亮(居中)在果园指导果农嫁接技术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下岗职工,经过多年艰辛创业,已成为拥有柑橘生产基地3万多亩、总资产5000多万元的“老板”。

  他是一个憨厚朴实的苗家汉子,始终关注着弱势群体,牵手乡亲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成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他叫陈启亮,麻阳苗族自治县万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0年,他当选为县政协委员,并被共青团中央评为第七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他创办的公司被评为怀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风”牌柑橘连续两年在中国中部国际农博会上荣获金奖,成为湖南省著名商标。

  下岗不矢志,他用企业家的胆略引领苗乡农业现代化

  1993年,陈启亮从省供销学校毕业,踌躇满志地走上了国企麻阳县燃料公司会计的岗位。然而,工作刚5年,该公司因“整体出售”而解体。在县委、县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联合5名有志之士出资50万元整体收购了这家小型国有企业,成立县里第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麻阳燃料有限责任公司。短短7年,公司赢利600万元,他也成了苗乡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俗话说“滚石不生苔,转业不聚财。”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春风吹到麻阳苗乡时,曾是农村伢崽的他坐不住了,心中放飞了“新型农民”的梦想“利用家乡丰富的山地资源,走生态农业的新路子,发展柑橘和养殖产业。”

  2005年春,他创办了麻阳万盛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并设计了“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经营方式:一个600亩的园艺场和一个年出栏3000头生猪的养殖厂。将水果生产基地定位在“生态型”生产模式上。在基地安装“电子杀虫灯”,肥料以养猪场有机粪肥为主。在农药使用上严格按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要求,采用生物农药和低残留农药,努力打造无公害、绿色环保品牌。

  在养殖方面,陈启亮引进名优品种,申报省“二级扩繁场”,年出栏生猪3000头,是麻阳县的规模示范养殖企业。为了让市民吃上公司生产的放心肉,他在县城南市场定点销售无公害生态猪肉。

  同时,投入100多万元,引进2条水果打蜡生产线,年加工水果能力达300多万公斤。2010年,又投入200多万元,修建了一个年处理能力达1万吨的水果气调保鲜库。

  付出总有回报。公司柑橘基地规模和销售收入连年攀升。到2010年3月,迅猛扩大到了31260亩,占全县柑橘总面积近20%,年产值近亿元,成为该县柑橘种植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龙头企业。  

    

 与袁隆平合影

        标准化生产,他用工业思维高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011年2月10日,湖南省工商局公布了2010 年度认定的湖南省著名商标名单,“万盛”的“长风”柑橘商标名列其中。

  “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置身于市场经济大潮的风口浪尖,只有树立起自己的特色品牌,企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陈启亮深知品牌的重要,2007 年,陈启亮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长风”牌柑橘商标。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为了提高柑橘品质,陈启亮用工业思维高位推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对种植品种、生产标准、果园管理、采收、包装、销售等实行“六统一”标准化生产模式,采取品种改良、提纯复壮和标准化管理等措施保证了柑橘的纯度和品种的优良。

  在柑橘采收环节,陈启亮也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他要求鲜销果在果实正常成熟,达到该品种固有的色泽、风味、香气、口感时采收;贮藏后销售的果实,在果面三分之二着色,果实未变软,接近成熟时采收。

  创品牌不易,护品牌更难。公司规定基地农户柑橘包装必须使用印有“长风”标志图案的专用包装箱,同一果箱内的果品规格一致,同级箱内果实排列方式、层次、数量要求一致。同时,陈启亮建立完善直销外地市场的网络,在北京、广东、重庆、上海等10多个省市建立“长风”牌柑橘销售网点。

  标准化不仅做大做优了公司的品牌,赢得了国内市场,而且也赢得了国际市场。2009至2010年,“长风”冰糖橙和脐橙连续两年在中国中部国际农博会上荣获金奖,公司也成为湖南柑橘出口基地。去年,“长风”牌 柑橘出口东南亚300万公斤,创汇100多万美元。

  创新服务模式,他成为怀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旗帜

  市场竞争不仅是产品创新的竞争,还是“服务模式”的竞争。2007年,陈启亮创新服务模式,公司竞争力得到大大提升,成为怀化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的一面旗帜。

  他以技术服务促进农民生产集约化,做大做强做优村级优势产业。岩门镇大路坳村是柑橘产业大村,在公司优质技术服务支持下,该村成立了柑橘专业合作社,对全村5000多亩柑橘进行生态标准化生产,大大提高了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该村一家一户农民生产组织转变为公司化现代农业生产,该村成为省生态标准化示范基地。

  他还利用村村通宽带、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等现代信息资源,建立了公司技术服务网站,方便农民上网文字咨询或持植物图片咨询、技术人员网上会诊和技术指导,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公司服务成本。通过服务网站,公司业务从单纯技术服务迅速扩展到农资产品经营领域,打破优质农资产品经营区域垄断,全县果农一年所得实惠达百万元。

  陈启亮是下岗职工,深知就业的艰辛。为此,他十分关注下岗职工就业。职工王华琴两口子都是下岗职工,陈启亮知道情况后,把他请到公司管理办公室,每年工资、补助及奖金,年收入达3万元。据了解,陈启亮共安排了45名下岗职工在公司就业。

  一路风雨一路歌,绿色丘冈舞蹁跹。展望“十二五”,朴实而睿智的陈启亮站在充满希望的山冈上,放飞新的梦想,去铸造新的辉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黄巍 雷国荣 滕建雄

编辑:张蓉

阅读下一篇

返回麻阳新闻网首页